在一个小村子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原来他们放学了。他们来到一片空地上,把书包随便一扔,搭了一个简易的足球场,开始踢足球了。
比赛十分激烈,两队难分胜负,这时路过的行人都被这热闹的足球赛吸引了。那个守门的男孩,目不转睛地盯着足球,生怕足球一不小心进了网。他的脸红彤彤的,像一个红苹果。
比赛越来越白热化,围聚在一旁的路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时走过来一对兄弟,他们牵着一只小狗。弟弟仔细看着足球赛,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哥哥观察着比赛,他支持黄队,而且在频频点头。
只见黄队一路“杀”过来,要定下最后的胜负。可对方球员也不是吃素的,打了黄队队员一个措手不及,把球踢了过去。赛况立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球火速地向黄队的球栏飞去,像一个火球,挡也挡不住。大家屏住了呼吸,“球进了!”红队得了一分!小狗也在“汪汪”地喝彩。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聚精会神地看着球赛,可能也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激烈的比赛仍在进行着……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了书,我觉得会非常乏味无聊;每本书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书中我们能学到知识;从书中我们能学到怎样做“真人。”从小,我和书就很有“缘分”在我一岁生日时,家里人让我“抓周”,妈妈在我面前放了几样东西:书,钱,铲子,画纸,舞鞋。我来回打量着这些“稀奇”的东西,过了一会儿便伸出小手把书一把拉过来,拿到手上朝着家人“咯咯”的笑了起来,从那时,书便注定成为我最好的伙伴。渐渐地,我长大了,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买到新书,我就会迫不及待的翻开,认真的阅读起来。有一次,我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竞不由自主的边走边看。“咚”撞到了一根电线杆,额头火辣的疼,这一次教训,让我知道了书中的文章虽然好看,但也要分时间分地点。
书,它给予了我道理。从《老人与海》中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迎难而上,就像文中“老人”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钓到任何食物,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他钓到了一只很大的马林鱼——只有坚持才能感动上帝。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每看一遍,都会给予我不同的启发和感悟。有时和同学闹了些小矛盾,都会想海伦在失明的情况下不是乐观的吗?她也没有抱怨上帝取走了她的眼睛,这不是一种宽容大度的品质吗?在生活上遇到挫折,学习上遇到瓶颈时,总会想海伦看不见、听不见,也不是照样学会了说话,学会了阅读吗?她不是照样去创作文章吗……
书,就是我终生的伙伴,陪伴着我们长大,让我们从中获取快乐,道理,知识。书是多么的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