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又来了,学校里的桂花又开了。站在桂花树下,望着满树的桂花,脑海里浮现出了在桂花树下的往事。
每年秋天,桂花开了,香气扑鼻,桂花树下便成了同学们最向往的地方,男同学追逐打闹,经常汗流浃背,坐在桂花树下说说笑笑,女同学则蹲在地上,拾起桂花装进自己的纸袋,拿进教室,香气扑鼻。
校园里,桂花挺立小路旁,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景,花香泗溢,给校园洒上了独一无二的香水,桂花飘落在地上,铺成了柔软的金黄色地毯。
桂花树下,留下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五年前,当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迈进校园,桂花树给他们带来多少乐趣,每个雨后,空气中的清香使他们神清气爽;每当遇到伤心事,他们总喜欢来到桂花树下倾诉,桂花树默默地听着。
桂花开时那么美好,唯一的缺憾是太短暂。
转眼间,五年过去,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各个都长大了,很少出教室看桂花了,都是坐在教空里,伏案奋笔疾书,没人注意到桂花树,只有闻到桂花香,才漫不经心地说:“哦,桂花开了,真香。”便又埋下头来继续与题海奋战。
小学时间那么美好,又那么短暂。
转眼就要离开这美丽的校园,离开这桂花树,或许是最后一次看学校的桂花开了。
一场大雨过后,桂花纷纷调零,掉在地上,坐在石阶旁,一群小孩在快乐地玩耍嬉戏,那样纯真可爱,我又进入了沉思……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生活如果没有了书,我觉得会非常乏味无聊;每本书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从书中我们能学到知识;从书中我们能学到怎样做“真人。”从小,我和书就很有“缘分”在我一岁生日时,家里人让我“抓周”,妈妈在我面前放了几样东西:书,钱,铲子,画纸,舞鞋。我来回打量着这些“稀奇”的东西,过了一会儿便伸出小手把书一把拉过来,拿到手上朝着家人“咯咯”的笑了起来,从那时,书便注定成为我最好的伙伴。渐渐地,我长大了,对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次买到新书,我就会迫不及待的翻开,认真的阅读起来。有一次,我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吸引,竞不由自主的边走边看。“咚”撞到了一根电线杆,额头火辣的疼,这一次教训,让我知道了书中的文章虽然好看,但也要分时间分地点。
书,它给予了我道理。从《老人与海》中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迎难而上,就像文中“老人”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钓到任何食物,但依然坚持不懈,终于,他钓到了一只很大的马林鱼——只有坚持才能感动上帝。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每看一遍,都会给予我不同的启发和感悟。有时和同学闹了些小矛盾,都会想海伦在失明的情况下不是乐观的吗?她也没有抱怨上帝取走了她的眼睛,这不是一种宽容大度的品质吗?在生活上遇到挫折,学习上遇到瓶颈时,总会想海伦看不见、听不见,也不是照样学会了说话,学会了阅读吗?她不是照样去创作文章吗……
书,就是我终生的伙伴,陪伴着我们长大,让我们从中获取快乐,道理,知识。书是多么的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