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粉红一片。现在已是四月上旬,樱花正开得灿烂。慢慢的,车靠近了樱花林,几片粉红花瓣飘扬在车窗上,我仿佛闻到了樱花的清香,那是记忆中外公的味道。
小时候,外公家的院子里种着许多樱花树。时间一长,每到开花时节,院子里就成了樱花的天下,老远就能看见围墙上�h着一大团粉红色云朵,风一吹,就是漫天的樱花雨,美丽得不成样子。院子的地上积了厚厚一层粉红色花瓣,像一块柔软的粉色地毯,却让人舍不得踩上去。每到三月,我就吵着要到外公家去玩,目的当然是去看樱花。外公好像也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的,每次都把我直接抱进院子里,让我在樱花树下尽情玩耍。外公抱着我的时候,身上有樱花的味道。
可有时候外公特别忙,不能和我一起玩。身为村支书的外公,常常是在樱花树下陪我玩一会儿,就有村民来找他办事了。妈妈告诉我,外公对村民来说非常重要,以前这个村并不富裕。外公到这里后,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让村民富起来,最后发动大家种大棚蔬菜。村里人都很信任外公,大小事都离不开外公,而外公也尽心尽责,一心为了村里。所以,一直以来,外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形象都十分高大。每次,外公从樱花树下匆匆离开的时候,淘气的樱花会沾在他的衣服上,头发上,粉粉的,总能让我偷偷地乐上一回。如果外公不能陪我玩,我就会偷偷地跑到他的书桌旁,突然吓他一跳,有时会踩着书桌旁的凳子,把一朵还带着露珠的樱花插到外公的头上,对着他滑稽的样子哈哈大笑。
可是,我心爱的外公在67岁就早早地去世了。没有外公的日子显得异常寂寞,院子里的樱花树仍旧开得绚烂,即使花期不过短短十来天,却也用尽全部力气绽放着,开得热烈而奔放,开得绝然隆重而又唯美落幕。
儿时的樱花雨依然年年如期而至,而陪我看樱花雨的外公却不在了。望着那车窗外的樱花雨,我仿佛看到了外公的一生!
缕缕幽芳的玉兰花,牵起欢乐的衣襟,缓缓悦耳的朗诵声,回荡在校园各处。国学经典化作书香,伴着丝丝玉兰花香。
彩色的灯光处处闪耀,晚会开始了。那身穿红礼服的阿姨,拉起一把小提琴,奏着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使那台下的观众听得入迷,令我陶醉。接下来,各班才开始展示他们的节目。随着一个个班级上台表演,台下的观众也是心潮澎湃,掌声此起彼落。
终于轮到我们班的第一个节目,是由九个女生排演的《诗韵江南》,她们一上场,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伴随着灯光,开始了美丽的舞姿与动听的诵读声。那金色的绣花伞,在她们手中旋转着;白色的丝扇,扇起人们的兴奋与激动。相妍熙的一段舞蹈,也为这整个节目填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节目结束了,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们班还响起了欢呼声。
我们班的节目《游子吟》也十分精彩,瞧,我们的班主任也上台了。那穿着打扮,还真有几分像古代的教书先生。那几位女同学,以李佳翼为首,包括后面的同学,一齐跟着石老师诵读起《游子吟》来。吟声中,含着母亲对将要远行的孩子深深的爱与不舍,配着曲调,吟声缓缓的流入每个人的心间。
还有《朱子治家格言》这个节目,给人的印象也十分深刻。这一条条的格言,可以使小家安康、美满。相叔叔的诵读雄厚嘹亮,语言富有感情。相妍熙的诵读抑扬顿挫,听起来却十分舒服。马宇鹏的诵读轻重分明,语言也十分生动。在一旁书写毛笔字的宋明熠,丝毫不受干扰,字迹也很清秀。台下的观众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表演的《少年中国说》,是我们五年级所有同学完成的。当那庄严的音乐一响起,我们便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前方,用我们最嘹亮的朗诵声,表达我们最热切的心情,对祖国、对未来的希望。少年的梦想不是空想,少年的努力不会白费,那一刻,我们明白,少年强,则国强!
音乐张老师甜美的声音送上一曲《难忘今宵》我们摆动双手,送去美好的一天。一抹微笑,留下我们最美的合影。此刻啊,玉兰树下花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