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校都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像六一儿童节、校运会、双语周、秋游等,这些活动让大家玩得很欢乐、很高兴。我们学校星期五也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那就是“美食节,”美食节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把家里的美食带到学校一起分享,然后拍卖。
在星期二的时候,老师就在QQ群通知:请各位家长和孩子带上美食去学校,还要拍卖,想好价格等,还可以约上自己的朋友一起拍卖美食。我一听到这个好消息,赶紧找了我的好朋友,组队,一共有五个人,我们也决定了自己要拍卖的美食。
第二天,老师问:“有谁组好队了?”大家一听都争先恐后的冲上讲台,幸好我跑得快,抢到第二组,之后我们又做了一张菜单,还准备了品尝美食的筷子和牙签。我们已经准备完毕,就等星期五的到来了。
转眼间,星期五中午,美食节到了,我把所有的食物都核对了一遍,然后就安心出门了。到了学校就开始参加拍卖,为了我们组获得拍卖好成绩,我就人不离店,店不离人,一直站在店门口,时间慢慢在过去,客人也越来越多,钱卖得也越来越多,到了三点多,拍卖结束,我们赚了147元,突然,有个队员说:“于晨偷懒,不守店,不要分给他钱,”我说道:“没办法的,你这样说,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然我们都会有矛盾,”果然,他还真找了各种理由,说出自己组队的付出。“让大家均分!”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最后我们就均分了。
美食节这件事让我们知道了做老板真难,同时也获得了经验,不乱招猪队友。
“哆来咪多,哆来咪多,咪发嗖,咪发嗖……”都八点多了,谁还在那儿弹琴啊?听到这个曲子,你一定会想这是谁在弹这么幼稚的曲子?嘿嘿,没错,就是我。
打小,我便和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五岁起,我便开始学琴。要说原因嘛,也挺神奇的,大概是出于好奇。好奇为什么简简单单的黑白键就会发出如此美妙动听的乐曲。
一开始学琴,那可算是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凉水,整体练习“哆��咪”,无数“小蝌蚪”调皮地在纸上游来游去,可不管有多少,它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只不过位置高低不同罢了,直把人看到头胀眼花也不肯罢休。那时,我就想打退堂鼓了。可是,我的“开裆裤”兄弟欧阳还在学呢,我就这样放弃了,岂不是太丢人了?打死也不能不学。
过了几个月,老师由教简单的练习曲变为教简单的乐曲了。《欢乐颂》《两只老虎》《小星星》,这些现在看起来看都不用看便可以弹的曲子,在当时的我眼中堪比世界级名曲,“弹会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学会这些曲子之后,便有种得了诺贝尔奖般的自豪感。慢慢的,这似乎不再是一种煎熬了,我重新对学琴产生了兴趣。
七岁时,我上了小学,当年对琴的厌恶之情早已然全无。我爱上了弹琴。夸人剑术高超说是“人剑合一”,我想,我已有些达到“琴我合一”的境界了。
如今我十四了,学琴第十年了。有句话说得好,学任何东西,付出十万小时,一定学得好。如今我已学了斤八万小时,并且还将会继续学下去。
世上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和苦下功夫,弹琴也是如此。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喜爱,都需付出汗水。三千多个日夜,八万多个小时,我也才学了其中的九牛之一毛。学琴路虽然坎坷,但也快乐。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有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我相信,只要再花上五百多天,一万多小时,一定能登上音乐的舞台,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