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艺术,我基本上是个“睁眼瞎”,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硬笔字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练字的过程也是一段艰辛之路。
小时候,我的字是出了名的难看,像爬在纸上的一条条毛毛虫。老师曾经当众摔我的本子,让我丢尽了脸面。可是不知为什么,笔一到我手上就不听使唤,我性子急,写得快,所以字也越来越难看。
后来,我离开父母打工的城市回老家上学,没有父母庇护,我吃了不少苦头,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我写字时开始不急不躁,不受外界干扰,渐渐把握了要领。我写的字时常受到老师表扬,人也开朗多了,每天都有了干劲。
四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个教书法的老师,他令我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一笔一画,说的每一句教导,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经常练习和运用,探索其中的奥秘。
可惜老师只教了短短几节课就离开了。我的心里无比失落。我没事时,也会拿出毛笔大显身手。我喜欢把一些自己很喜欢的句子摘抄在宣纸上,注意排版,让字变得很好看——第当看着我笔尖下的文字,我的心中就会有一种喜悦油然而生,我陶醉在文字的世界,真切地感受文字的魅力。
书法陶冶我的情操,更让我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沉下心来刻苦练习。我爱书法!
车辆绕过了最后一处急转弯,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峰。
这座山十分雄伟,山上绿林密布,云雾缭绕。在八月夏日的映衬下,恍若仙境一般。云端上巍峨的山顶,激发了我对它的渴望,山腰上也有索道,穿行在云雾之中,我疾步向山脚走去。
到索道站时,我们犹豫了,如果不经攀登,直接送我到山顶,那是否太无趣了。但当我和爸爸转向人行道时,警示牌上的内容更是把我吓了一跳:十公里山路,山顶之前无任何补给。经过我的考虑,最终我们决定走山路,挑战自我的时候到了。
果然,一路上只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几处不大的水潭,并没有我想象的山间的岩缝中的清泉,但我依然向前走着,我知道,山顶才是我的目标,沿途的小花小草并不能使我却步。我的步子依然轻松,一棵茂盛的大树下出现一块牌子,我当时自认为已走了很远,是一半?还是三分之一?但走近一看,却发现我错了,我仅仅走了两公里。
于是我加快了步伐,一路小跑着前进,显然,我的决定是错的,实际告诉我,我跑了不到十分钟,就几乎筋疲力尽了,但却把爸爸甩在了后面,我后悔没有听他的劝告,要保存自己的力气,毕竟,路还有很长。我抬头望望山顶,竟感觉在向我呼喊着,前进!前进!
就这样拖着脚步不知走了多长时间。
最后一个路牌终于来了!一公里,但我似乎已经力不从心,怀疑着自己是否能走完这最后一公里,或是瘫倒在这里。
我终于忍受不住如此的劳累,无力地倒下,却又无力再站起。
又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当时已无力计时),爸爸追了上来,他用坚定不移的语气向我呼喊道:“站起来,这点苦要吃得下!”我睁开眼睛,隐约望见山顶,它已向我发出了最后的呼唤。
我站了起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在日中之时,我到达了山顶。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摔倒了,不要怕,站起来!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