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155

记忆里的小巷,有桂花,有桂花糕,还有那位老人。

小学六年级时,我每天的上学与放学,总要经过那条飘满桂花香的小巷。清晨与午后的阳光钻进桂花树中,我踮脚,便看见四片橘黄色的花瓣舒展,围着花蕊,桂花正娇小地开放着,一团团,一簇簇,躲在绿叶间,淡淡妆,微微笑。我仿佛浸泡在一个金灿灿,有清雅的花香,有温热的面香,缓缓升腾的梦中。三两只麻雀停在桂花树头上,它们是“保安”,是太喜欢这里的味道,还是在等什么呢?

走久了小巷,我发现有些人行色匆匆,有些人走得缓慢,还有一些人成了固定的“风景”。比如那个卖桂花糕的老人。大概是因地制宜吧,老人特地把桂花糕摊子摆在了两棵桂花树之间,让我有点分不清桂花是如何或桂花糕是否是真的桂花,两者混在一起,远远就能“桂花十里遍地香。”

老人经常穿着黑色的衣服,个高,瘦长,皮肤黑,表情严肃,没有生意的时候,他漆黑如墨的眼睛喜欢盯着过往的人,使得我离他远远的。但当我偶然看到老人把细碎的桂花糕撒在地上,麻雀飞来,欢跳着啄食时,他脸上洋溢着天真和煦的笑容,可是不久,他又恢复原状,板着脸。突然,他目光转来,注意到正在看他的我,我吓得拔腿就跑,好闻的桂花香气被我甩得老远老远……

有一天放学,我实在是太饿了,闻到桂花糕的香味就走不动路了。于是,我鼓起勇气,走近老人那破旧的三轮车旁,只见有四叠蒸笼放在车上,车把手上挂着一块木板,刻着三个灰蒙蒙的字——“桂花糕”。老人不像往常一样爱张望,他正坐在车边的小板凳上,看一本泛黄的书,我只看到“演义”二字,便低下头,快速地说:“老板,拿一个桂花糕”。

听到“咚”的一声,他揭开了蒸笼的木盖子,一股温湿的热气袭来,都是面香与淡淡的桂花香。“一块钱,给”,他给我手里塞了一个软软的热热的东西。我将攥在手心里的五元钱放在了木盖上。老人突然说话了,“你就是经常在对面看我的小孩吧!”我猛地一抬头,正好看到他那严肃的脸,我心里一惊,莫非他早就知道我在偷偷观察他?莫非他会劈头盖脸地骂我一顿?我手一抖,双腿发软,往后一退,拼命地往小巷出口跑。我边跑边听见吼声:“停下,停下,穿蓝衣服的那个小孩,别跑!”我又迈开大步,使劲跑,直到我听不见吼声时,才气喘吁吁地停下。

回到家里,我才想起桂花糕和五元钱都丢在老人那里了。第二天放学时,我低着头,离桂花糕摊子远远地走着。谁知有人突然从身后拽住了我,有声音在说:“小同学,你没事吧?昨天我找你的钱和桂花糕,你都没拿!”我转身,看见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个钢�G放在我的手心里,然后,他去蒸笼那边,拿了一个桂花糕递给我。我望着老人,阳光正好落在他的头顶上,老人满面笑容地看着我,并柔声地叮嘱,“回家,注意安全!”这时,一阵清风吹来,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桂花香,一份温暖住进了我的心里。

我咬了一口桂花糕,绵软的口感裹着桂花的清香,甜甜的。两旁的桂花树不知何时弥漫起了芬芳。

直到小学毕业,我每天放学都会去老人那里买一块桂花糕。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陌生与寒冷,总会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自轻盈自幽香,在记忆里暗地成长,吐着清芬。

山的声音,让人听了千万年,但仍不明白。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

山车行至山腰,盘旋的山路一层,一层,下方的游人已被掩在云雾中,虚无渺芒,朦朦胧胧。

下车去,一阵凉风窜进衣服里,我直抖了个哆嗦,风呼啸而过,如它地裂般的怒吼,令人望而生畏,遥远而不可及,昭示着它内心的强大;放眼放去,那潺潺而流的小溪,如它优美的琴声倾诉,温柔可人,余音绕梁,贯入耳中;那汩汩而流的泉水,如它靓丽的歌喉展示,环绕耳畔,诉说着它的一生,让人沉醉;那怒吼的松涛,如它对肆虐狂风之抗议;凶猛,残酷,刚毅的身心决不动摇,那清脆的滴答,如它对流逝岁月的纪录,温婉而扣人心弦……

我呆住了,仿佛置身另一个朴实无华却内涵丰富的世界,一切的声音模糊。

心中回荡着那宛若天仙的歌喉,低沉的声声怒吼,那优美高雅的琴声,久久不能停息……啊!山的声音如此丰富,似乎所有的形容词都不能涵括它的睿智。

我被震撼了,山有如此的智慧却深含其中,不愿向肤浅的人们坦露。可谁又真正停下脚步来倾听它来自心灵的吐诉?而人,也亦如此,“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一样,让心灵丰满,让真正明白的人来体会,那人的一生才不会空虚。

山的声音,常在我心中回响,昭示着内心的强大,时刻提醒我,坚强奋斗,教给了我做人之道,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