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有种别样的韵味的。
仿佛是世间万物的话匣子一夜之间全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争先恐后冒了出来,舒心悦耳的,烦闷忧伤的……。应有尽有,叫你一整个夏天都听不完呢!
最常有的是夏日的蝉鸣,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尤其是正午时分,“�G——�G——”的鸣声此起彼伏,仿佛一次集体大合唱。对习惯于午休的人而言,这种声音无疑是令人心浮气躁难以入眠的,可不知为何,我却觉得身处喧嚣的闹市,这蝉鸣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因此,入耳也觉得别样舒心。
天色渐暗,乌云傍山。这时候,我最爱的雨打窗棂声便不远了。是“滴答”还是“啪嗒”,又或是清脆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若是乡下的木质窗框,雨声便是柔和而缓慢的“啪嗒”声,而换作城市居民楼外的玻璃窗,雨滴落上去便会是轻重缓急都分明的“滴答”。记得曾经在读罢《西游记》后,还在下雨天兴高采烈地接“无根水”,也有盼着下场大雨安抚烦躁内心的时刻——夏日的雨水,总是带有某种奇特的魔力。
如果住在乡下,瓦屋前又恰好有一片水草丰茂的池塘,那么蛙鸣就成了仲夏必不可少的和乐。有时只三两只在孤独地鸣叫,有时便是据了池塘一角的群蛙齐鸣,将原本寂静的夏夜也搅得不大安分起来。我知道,那是在招引孩子们到池塘边捉蛙去啊——还记得童年我常提这种要求,却总是有贼心没贼胆,颇为丢人地被漆黑的土路尽头传来的犬吠吓退。后来长大,总算是不再惧怕了,那池塘却已成了一潭死水,连一只野鸭也不曾见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每逢暑期,老家的镇子上就会有“表演队”,其性质与戏班子有几分相似,唱的应是老家那边流行的黄梅戏。我总爱和小姑偷溜出去,跑到镇中心的广场搬个小板凳巴巴地等演出——不过现在却再也看不到那几位唱戏的慈眉善目的老人了,我上次再回去,看到的就只有例行公事一般的舞狮。
夏天的声音是丰富而动听的,夏日的回忆也是丰富而留有遗憾的。
——想想吧,多么有韵味的夏天呀!她的韵味,不仅在于万物之声的鼎沸,更在于诸多的快乐,与诸多的回忆。
在我们班,有许多精彩的事。比如方便角多了一瓶新墨水;班干部一星期更换一次黑板报。可是,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班级的一次大扫除。
“安静,安静!”在吵闹的教室里想起了一个甜美的声音。咦?不是放学了吗?怎么还不让我们回家?大家定睛一看,原来叫住我们的是班主任胡老师。胡老师走上讲台,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师见我们一脸迷惑,便解释道:“现在我们来一个大扫除,为新的一年做准备。”听了这句话,我们脸上的迷惑才渐渐消失。胡老师又说:“这一次你们自己来分配任务。”说完,胡老师便转身离开了。
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同学们全都想做最轻松的任务。我被分配到擦黑板,哈!这个任务最轻松了。我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羡慕的样子。便不由自主地得意起来。正当我擦得起劲时,小文走过来说:“小兰,你辛苦了,我来帮你擦黑板吧。”这时,我还没有回过神来,不知小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将抹布交给她手里并告诉她如何擦黑板,然后就舒服地坐下休息。就在这时,班长方平走过来对我说:“小兰,你和小文换一下任务,你去扫地。”这时我才知道小文为什么帮我擦黑板了。
正当我扫的筋疲力尽时,“智多星”英英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家都打扫累了,我们做个游戏活动活动身体吧!”“好!”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那我们就来玩吃毛桃游戏吧,不过,规则要改变一下,吃毛桃的人一旦在碰到下一个人,那个人就接班。”丽丽提议到。“太好了,就这样吧!”大家一致赞成。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吃毛桃的人是李小芳,我们都很激动,大家都想当“主人”。“吃、吃、吃毛桃!”同学们齐声喊着口号,而小芳却站着原地不动。“你怎么不走呢?”我们都很诧异。这下李小芳才回过神来,绕着我们,等口号喊完,李小芳已经找到了“主人”。他悄悄地拍了一下“智多星”英英,英英马上反应过来,去追李小芳。李小芳慌忙跑向正在看好戏的我,把我一拍,我还没反应过来。这时有同学提醒,我才知道英英朝我冲过来了,我一下抱住了拖把,英英一把抓住了我,还对我说:“抱拖把不算啦!”没有办法,我只好认输。胡老师走进教室,看到这副场景,生气极了。她大声叫道:“别玩了!你们还不赶快去打扫卫生!”我们没有办法,只好继续打扫。
我们班级的趣事犹如满天繁星,而这次难忘的大扫除则是天空最亮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