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啊,谁说秋天一定是凄凉的呢?我说秋天,是金色的、是丰收的……还是愉悦的!美的让我陶醉其中。
秋天,硕果累累。
踏在乡间金色的麦田边,阵阵秋风把我的头发吹得似乎有些凌乱。跟随着若有若无的清香,来到了一大片果园,真想吟一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想想又有一些不妥,真害怕声音一大会惊醒熟睡的果子们。凑近一颗,还真闻到了一点儿甜香。傍晚下的果园,太阳金黄的余晖仿佛给果子们抹上了妆容,真的,美不胜收!
秋天,怡然自得。
这时的枫树林别有一番景象,踩着布满了枫叶的土地,脚下发出沙沙的轻响。背靠着树根,坐在枫叶地上,拿出一本书,细细品读。时不时的,一片枫叶落在了书上,拿起来端详一会儿。嗯,是秋的气息!把叶片轻轻夹入书中,指尖似乎也染上了一点秋的味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难怪诗人也会爱上这般如此美的意境。抬头,一群大雁排着队从头顶飞过,不时变化着队形。在这儿度过的短暂时光,很是惬意!
秋天,傲然开放。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它,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茉莉的芬芳,也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院墙外,小路边,菊花在这百花凋谢的秋天怒放了!仿佛为秋而生,让秋天显得不再凄凉。俯下身,温柔地抚摸它,一片片花瓣团结在一起,共同抵御寒冷,发出淡淡的清香,与清寒相伴,美得独特。
秋天,是甜的;秋天,是香的;秋天,是美的。秋天,拥有神奇的力量,让果子熟睡,让叶子变黄……让我们更加欢畅!谁说秋天很凄凉?我愿秋天时时伴身旁。
朋友间的情义、恋人间的默契,树梢上花朵美丽、果实香甜,他们间彼此存在羁绊,融在一起时才相得益彰。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各自的羁绊,正因如此才构成了这幅美丽完整的画卷。
羁绊I—笔杆与笔帽
笔帽紧套在笔杆上,这何尝不是一种羁绊呢?
每次从笔袋中找笔,总会有几支另类的笔映入眼帘——没有笔帽。它们大多都已写不出字,有的甚至在摩擦之中被折弯。那些有笔帽庇护的笔都安然无恙,即使在一次次激烈的碰撞中也毫发无损。它就像笔的保镖一样无时无刻不守护着它。
笔帽对于笔杆的忠心是赤诚、火热的。它能察觉到笔杆细微的变化,如果有人擅自更换了笔杆,笔帽是誓死不从的。要么它会自觉地从新笔杆上滑落,要么它甚至都不肯让笔尖深入它的怀中。
不过,有时却觉得笔帽的忠有些愚昧。其实,每个笔帽的内部都是斑驳的,上面满是笔尖踏过的痕迹。每当笔帽套在笔杆上时,笔尖就会像针一样刺在笔帽内最柔软的地方,这份疼痛短则数小时,长则数日、数月、甚至数年,在这期间笔帽却为它挡了无数的伤害,这又是何苦呢?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落单的笔帽,它依旧忠诚于它的老朋友,不肯紧套住任何一支新笔杆。我突然发现,失去笔杆的笔帽竟如此一文不值,甚至找不到一个足以说服我留下它的理由。我突然间领悟到了一些它们之间的羁绊,如此巧妙却又有些悲情,即使笔帽坚硬无比,怀着一颗赤胆忠心的它最后离了笔杆仍无用武之地,我想,或许是它对旧笔杆的情义太深了吧,它宁愿选择自己走向末路,也不愿选择放弃与旧笔杆深深的羁绊。不禁想起李逵,他之所以能无怨无悔地饮下宋江赐予的毒酒,或许正是因为他与宋江间的羁绊已如笔帽与笔杆这般,义无反顾地付出自己,却不愿放弃彼此的点点滴滴。
这是一段凄凉而深沉的羁绊。
羁绊Ⅱ—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这何尝不是一种羁绊呢?
有段时间没吃到藕,也没见到藕了。每次想到藕,就仿佛看到一个白胖胖的婴儿,讨人喜欢。掰开藕,就能看到两块之间千丝万缕的白丝,它们将藕连接在一起,紧紧的、牢牢的。
藕的生长环境其实是暗无天日的。它们被一股脑地种在深厚的淤泥之中,互相依偎、互相扶持,有些关系好的,就甘愿长在一起,有时一串藕甚至有七、八个藕瓜相接而成,同时被挖藕人拔出,告别黑暗的生活。
藕的心是不完整,但这不完整的心却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同一串藕中每个个体分离时那细长的白丝就足以为其证明。相比那些整日挂在树梢,享受着日光的沐浴,个个长得饱满丰腴的瓜果重情义多了。藕之间的羁绊是高高在上的,它们的羁绊已经跨越了个体间的障碍,它们的血液已互相交融,它们甚至已彻底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可这空心,如何承载如此沉重的羁绊呢?
我想,或许是它们所经历的一切是那些高挂枝头的瓜果未曾体验过的吧。它们陪伴彼此度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阶段,才铸就了这坚固的羁绊。不禁想起司马懿与曹丕,正是司马懿陪伴曹丕度过了他生命的低谷,才成就了曹丕的帝王之位,也正因如此,司马懿在曹丕心中的地位甚至胜过曹丕的兄弟。他俩间的羁绊或许已达到藕之体断丝连,只有共渡黑暗后才铸就的深入血液的羁绊。
这是一段漫长而深情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