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孩儿正在发育过程中,所以一日三餐中一样也不能缺。在上学期间,只有在晚餐才可以感受到妈妈那深厚的母爱。
一日中,早餐最是匆忙。被闹钟从床上轰醒后,睡眼朦胧地起来草草刷个牙,出去买个大饼油条,狼吞虎咽地把它赶入肚中,然后下车奔向校门口。
结束了上午的学习,老师就带领我们去吃午饭。拿好了饭盒,就到座位上,把它一扫而光。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不求饭怎么样好吃,只求填饱饥肠辘辘的小肚子。
有学没学地熬过下午,筋疲力尽地叩开家里的大门,一股鲑鱼香味直扑我鼻。咦?这熟悉的味道好像是来自我的最爱——葱油鲑鱼的!我急忙冲进去一看,都快“口水直下三千尺”了——这就是我所猜中的!我的目光贪婪地聚焦在那盘葱油鲑鱼上,真的想提前跑上去挑一筷子了!鲑鱼直挺挺地躺在花花绿绿的餐盘上。妈妈把它烹得雪白,那诱人的金黄色酱汁浇在了鲑鱼上面,鲑鱼上撒满了葱花和朝天椒!我走入厨房,妈妈正在满头大汗地忙碌着,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压力锅中,正放着我同样喜欢的蘑菇炖小鸡,鸡块在锅中逐渐入味,变色。我最爱吃辣,想必这顿晚餐是母亲特意为我准备的吧!
这顿晚餐虽不是大酒店的山珍海味,也不是学校中餐的那么将就,但是在这两盘菜中,包含着深深的母爱!每吃下一口饭,一阵暖流就在心中激荡着。在津津有味地品尝中,母亲偶尔会跟我交流一两句,比如: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今天学得怎么样?我从不厌烦,从容地一句一句回答着。我们的筷子开始一点一点慢下来,从容起来,度过了一顿难忘的晚餐。
晚餐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更是母爱的味道……
妈妈在书房里放了几盆多肉植物,它们可是妈妈心头的“宝贝”。按爸爸的话说,每天妈妈进书房的第一件事,不是来看我,而是去探望她的多肉。
有一天,妈妈猛然发现有一株多肉的一半叶子竟在不知不觉中枯萎了,看上去奄奄一息。妈妈为了让整株多肉脱离生命危险,一咬牙,给濒临死亡的它做了一次“截肢手术”,将所有烂了的叶子统统摘了,丢在盆里,想让它们烂掉后为其它多肉提供养分。从这天以后,妈妈仍然每天来看多肉,摸摸这颗,瞧瞧那颗。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妈妈总会更仔细地检查每一片叶片,生怕它们有个“头痛感冒”。
几天后,书房里传来妈妈高分贝的呼唤:“怀瑜——快过来看!”我一跃而起,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妈妈跟前。天呐!那个被摘下来的叶子的上面居然冒出了一个嫩嫩的小苗!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台湾作家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的小瓜苗:“它可真顽强,就像那个砖缝中的小瓜苗一样,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不!”还没等我说完,妈妈打断了我的话。“你看!”妈妈轻轻拿捏起叶子,我顺着妈妈的目光看去,原来,这即将枯死的叶子下面竟然还长出了一些细小的根。“一旦根伸进泥土里,它就不只是活几天了。”妈妈满脸欣慰地说,仿佛已经看到了这片多肉蓬勃生长的前景。
我的内心被极大的震撼,就连这么一个被放弃、被“判了死刑”的叶子,竟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它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就这么枯萎,它用自己的方式换来了新的生命,发芽-长根-生长-再生长。
拥有着健康体魄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生命呢?
来吧,伙伴们,撸起袖子,握紧拳头,向着美好的未来努力吧,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