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的同桌作文7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98

我的同桌姓杨,名尚书,名叫杨尚书。听听,多么霸气的名字,听说古代的尚书可是非常大的官员哦!他本人跟他的名字一样,各方面都很优秀。作为他的同桌,我很羡慕他。

杨尚书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你可别看他瘦瘦小小就小瞧他,他可是被老师重用的人呢?比如:老师不在的时候,班上的纪律由他来负责,打饭的时候他来管,就连报听写也是他……在我心里,他就是我们班上的小老师!

不信,你们接着往下看!

有一次,老师要出去学习,临走前对杨尚书说:“我今天要出去学习,班上的纪律你可要管好了。”说完便走了。

可老师刚一走班里就闹起来了,有人说:“我们比赛玩陀螺吧!”有人说:“你看这个小红帽鼻子好大呀!”“耶!这盘棋我又赢啦!”还有人欢呼道……此时此刻的教室乱成一锅粥。

“安静!”一阵怒吼声传到我们的耳里,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原来是我的同桌喊的,吓我一大跳。不愧是宣传委员啊!那嗓门的响亮,威力太大了!把我的耳朵给振得“嗡嗡嗡”的。

“你们要是表现不好,我让你们全班罚站!”杨尚书严肃的讲到。

“叮铃铃,第四节课下课铃响了,我们可以吃饭喽!”有人一听到下课铃声就站起来了。这时,杨尚书像那些同学瞪了一眼,紧接着说:“刚才站起来的那几个,你们最后打饭,要安静不可以大声喧哗。好,第一组去打饭,崔良泽去。”

中午老师回来了,可一上课老师又说:“杨尚书,等会儿我要开会,我走后,你给他们报听写。”“好,我明白了!”

老师开会去了,杨尚书按照老师的指示,给我们报听写。这时有人问“蔚蓝的蔚字怎么写啊?”

“安静”又是一阵怒吼!

为了防止被罚站,我们全班都把嘴巴的拉链拉好了!

这就是我们班上的官,跟他的名字一样,拥有着很大的权力,我的同桌“杨尚书”。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两段视频,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她想让我们看的。

第一段是从《朗读者》中节选的,是由斯琴高娃朗读的贾平凹的《母亲的信》。这是贾平凹先生在母亲去世三周年后的前几天写的。信写的很长,真的很长。写在母亲生前,他总爱打喷嚏,每当此时,他也总爱问:“这是谁想我呀?”这时母亲总会接到:“谁想哩,妈想哩!”之后,母亲走了,他依旧爱打喷嚏。一打喷嚏他便会想到母亲,同时,他也认定这时的母亲一定是牵挂着他的。母亲在世时,总喜欢坐在右边房间的床头看他写作,看他写的久了,就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而现在,母亲去世了,他却忽然似乎就能听见母亲叫他。每当此时,他都会站起来活动一下,站上半会儿,去右边那个房间,给那张照片上的母亲燃上一炷香,还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母亲,是爱他的,她想着他,念着他,牵挂着他。同时,他也爱母亲,想母亲的。他一直不愿相信母亲真的离他而去了,他总觉得母亲一直都在他身边。虽然右边的房子已经没有人了,只留下一张母亲的照片。可他还是喜欢去那里走走、看看。怕母亲担心,再说一声不累。

三年过去了,再去母亲坟前,才真的晓得了也相信了,母亲在地下,他在地上,他再也见不到母亲了。但他依旧相信母亲爱他、想他、念着他。因为他对母亲,也是那样爱着、想着、念着……

这第二段视频同样也是《朗读者》中的,是麦家写给他儿子的。虽也是一封信,却和第一段给人的感受不同。这段视频给人的感觉看似轻松,实则教人更沉重些了。看似轻松的原因,是较第一段视频而言的,这封信感情上不像前者那么悲痛,那么伤感。可论起沉重,这好似是一种负担了。在这封信中,麦家要求儿子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承担,自己操心,自己当自己的父母。可在这条成长的路上,并非一路坦途,更不会一路吉星高照,也没有人会为你遮风挡雨,一切都是自己的。你可以失败,但不可以受到侮辱,且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的生命。在生命面前,你可以放下任何一切,不要选择。其次,一定也要懂得,人还要有一个善良、干净、充实、博爱的心灵。要爱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心中的那个敌人,以及你不喜欢的人。

其实,仔细品读,这并不是某一位父亲对一位儿子的要求。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要求!这封信里面的要求很多,把父母的对孩子的期盼全囊括在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在这封信中,还对父母为什么不庇护孩子成长做了解释,等等。

这封信很长,长到有些��嗦。当然,我倒觉得,这种��嗦其实就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常态——他们时常都是��嗦的,一件事必要说上三遍、四遍、大事、小事……这是他们的要求,其实更是他们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