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粮食,是现在每个人都要知道的事。可有一件事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因为,那次我浪费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有一天,妈妈带我出去玩儿。走到半路,看到对面有家“德胜桥”想到里面的豆花米线,我便已经垂涎三尺了。再一看表,嘿嘿,天助我也,正好到饭点。我便用撒娇的口气对妈妈说:“妈妈,我饿了,我想吃豆花米线。”妈妈无奈地说:“小馋鬼!”
一进店门,迎面扑来热闹的气息,人们都喜欢在这儿吃豆花米线。今天人真多,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位子坐了下来。妈妈先去点菜去了,我看了一下旁边的人有一个已经吃了三碗了,他还一边吃一边说:“这米线,真好吃。”
米线端上来了,雪白的干浆米线浸在深红色的汤里,米线上放了一大勺豆腐脑,还撒了一点东茸,一大勺花生酱,一大勺甜辣酱,难道传说中的“豆花米线”就这么简陋?我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真好吃!我抬起头来,咦,妈妈怎么端着米线去调味台了?只见她加了一大勺辣椒粉才心满意足的回来了。难道加了辣椒粉更好吃?我也学着妈妈加了一大勺辣椒粉,拌匀了,让它均匀地分布在米线上,我尝了一口,好辣呀!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谁让你加那么多辣椒粉?自己加的自己吃!”我没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吃了一半,最后实在吃不下去,我只好向妈妈求情,放我一马,可妈妈还是那句话。看着剩下的半碗米线,我有点过意不去。可最后,我还是把它抛弃了。
真是一件让我后悔的事,这让我明白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在岁月的长河中,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令我难忘,他们就如一颗颗灿烂耀眼的星星。照亮了我的人生。有一位老爷爷,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记得那是我第二次到开滦博物馆实践讲解。当时我的心情非常非常的紧张,生怕出一点点错误,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加速地“怦�D�D怦”跳个不停。看着一大批游客涌来,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终于,我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解。在这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爷爷。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直在拿着专业的照相机给我相,“咔嚓咔嚓”相机上的闪光灯闪个不停,这位老爷爷微笑着看着我,与同行的人聊天,目光里流露出鼓励与赞美。他仍与旁边的人儒雅地交谈,我仍认认真真地为游客讲解历史和文物。漫长的讲解结束了。我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一直在出汗的手,也终于放松下来。当我正要去喝水休息时,那位老爷爷叫住了我。他穿着身浅灰色的西装,脸上使终洋溢着那鼓励的微笑,老爷爷的脸上皱纹虽然很多,气色却很好,他一头花白的头发一点也不难看。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腹有书香气自华”吧!老爷爷的手上还是拿着那部照相机。他温和地对我说:“小姑娘,你讲的可真好,我能与你合个影吗?老爷爷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此时的我,早已心花怒放。我求之不得地点了点头。老爷爷把照相机递给了同行的人,走到我的身旁。我摆了个美美的丁字步。又是几声“卡嚓卡嚓”嚓我和老爷爷留下了这令人难忘的一张照片。望着老爷爷远去的背影,我笑了笑,心想:“是您在我最忐忑不安的时候给予我鼓励;是您在我不够自信的时候帮我找回了信心。谢谢您!”
老爷爷给我照相时的“卡嚓”声和那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眼神就是令我难忘的原因。我一定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