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她没有字;有一本书,永远读不完。那便是“人生”。一作家云:“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我想就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她让我们认识了“ABC”,是她让我们知道了“123”,是她让我们领略到了唐诗宋词的韵味,更是她让我们饱览了大好河山的壮丽。这些“有字之书”让我们从懵懂变得渊博,无论是大好河山还是文人墨客,他们所展现出来的风彩教会了我许多许多,当然我们更不能忘了学以致用。
何为“用”?我想这便是作家所说的“无字之书”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会想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我们看到直泻千里的瀑布时,会吟诵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导师,是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在潜移默化当中,其实我们已经在阅读着“无字之书”了。
当这些“书籍”真正沁入到我们心中时,已经转化成“心灵之书”。这是一本蕴藏着无穷学问、无穷奥秘的典籍。每个人都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心灵之书,我们是少年,书中记载着便是浪漫的童真和无限的幻想;我们是青年,书中记载着便是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的激情。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只有经历烈日风雨的考验才能绽放光彩。每一个人生都是精彩绝伦的,每一个人生都是奇妙无比的。
自信地打开你的下一页吧,相信你的人生之书会更加精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期盼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
夜幕渐渐降临,行走已四小时的汽车终于驶入爸爸的家乡,远远地就看见奶奶在村口朝我们挥手。爸爸的家乡在丽水松阳。
待我们走近屋里,伯伯婶婶姑姑兄弟姐妹早已坐齐,大家正等着从杭州赶来的我们吃年夜饭。远远望去,饭桌上一如既往有我最喜欢的那盘山粉圆。山粉其实就是番薯淀粉,将它和山芋混合,有些人家会添入猪肉馅、小虾米,然后加入高汤搅拌揉搓成团,最后切小块上笼蒸熟就可以吃了。我最喜欢吃用葱丝香菇和冬笋爆炒后的山粉圆,这样的山粉圆色泽晶莹,并且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口感绵软柔嫩,十分美味。山粉圆是松阳的特色小吃,寓意团团圆圆,每年只有过春节才有机会尝个饱。提起它,我似乎闻到了年的味道。
回乡过年我们家有一个固定节目,那就是去家乡周边看看。爸爸说,自从他大学考到上海后,每年回家的时间已越来越少,而家乡的变化却越来越大,常常让他惊异不已。今年我们去了特别著名的四都云上平田。这是一个充满自然风韵的江南村庄,它坐落在群山包围的山腰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为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这里都被朦胧氤氲的云雾笼罩着,所以被人们称作云上平田。小姑父说,这里以前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省级贫困山村,上山道路泥泞坑洼,盘旋的山路一侧是万丈悬崖。村民吃不饱穿不暖,黄土泥瓦的房子时有因风雨而破漏。但经时2年,在乡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这里华丽蝶变,不堪的山路被铺成平坦大道,老旧古宅被修缮保护起来,人们的致富渠道被打通,种茶、外出打工、民宿、旅游景点开发等等,现在这里已是闻名的摄影基地和度假胜地。高低错落的小村庄顺应地势,在松海绿荫间忽显忽隐,轻盈缥缈的烟雾携着缕缕云丝围绕在屋宇间,古朴清幽,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远眺,这里与世隔绝,离开了喧嚣;近访,你又可以无违和地听到山民与爸爸的热情交谈和爽朗的笑声,仿佛他们也是我的家人。在新旧交替间,那淳朴亲近的味道总是那么熟悉,它是年的味道。
回杭时,大姑姑从地里拔了不少青菜送我们,只因为晚餐时妈妈说这里的青菜太好吃了。姑婆硬要让我们带上一箱土鸡蛋,说这是她这几天特意从亲戚家里收来的,他们的鸡不吃饲料野地里自由生长,小孩吃最补身体。大伯母也迎上来说她家自种的大萝卜很不错,也让我们拿去杭州吃。那天天空下着暴雨,伯母伞也不撑,直接冲到菜园里给我们拔了一箱萝卜。小姑父带着文文姐姐来送行,说我家的土鸭快八斤了,绝对好东西,也顺路带去吧。爸爸一个劲地推辞,杭州真的什么都不缺。可是大家还是你一袋我一袋地放到爸爸的车后箱。家人的热情,是我最爱的年的味道。
一年一度回松阳,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变化。但我知道,不管怎么变,那份美味、那份亲切、那份热情的年味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