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学的时候,我正在收拾书包,发现语文2号本找不着了,我那时的心情就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2号本。
突然,我耳边传来清脆明亮地声音:“沐雨馨,我知道你的本子在哪里!”我同桌说道。我赶紧转过身来,就如同再次看到一线生机,可当同桌在跟我诉说的时候,心里看起来又要昏暗了。可当他说着:“我中午还看见在我的座位底下的呢。”我立刻说停,看了看我周围,看到了陈衷和,我立即喊住了他,“你看看,有没有我的2号本?”我抱着满满的希望诉说。他居然说:“没有。”接着我又询问了周边的其他同学,发现他们都没有。
走在放学的路上,周围的景物仿佛都是黑白的,好像都在向我诉说悲伤,全世界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托管班,我发现桌上有一个语文本,难道是同学给我的,要重写的新本子?还是有人把2号本还给了我?我缓缓地走去,心想:如果是2号本,那我就不用从头补到尾了;如果是新语文本,那我就要再多写好多篇作文。两种心情在心中交杂着,走在桌前,我看到那是我的2号本,我就不由自主地一蹦三尺高,犹如整个世界都是五彩缤纷的,都在向我诉说欢乐,地板要裂开了,桌子要塌了。
从着急到喜悦的滋味,是谁都会感受到的,犹如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让人回味无穷,就像我今天这样。
清明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都很很喜欢它。这个清明节有些特别,有的人祭祀抗战烈士,有的人去做青团体验民族文化。当然大多数人都是去给自家人扫墓,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可是,我过了一各不一样的清明节。
阴雨绵绵的回家路,我们遇到了重重堵车,但无论堵得再长、再久,却堵不了我们对祖先怀念的心。到了墓地,我发现虽然天气又冷又湿,可到处人山人海,空气中弥漫着烧纸的气味,浓烟混着鞭炮声,不是眼前灰蒙蒙,就是耳边轰隆隆,更有夸张的人家带着纸别墅,纸轿车,纸手机来祭拜祖先。可是,我们家不一样,我们每人手捧一束鲜花,有的是金黄的菊花,或是洁白的马蹄莲,还有淡紫色的勿忘我……爷爷在坟头上插一枝柳条和一枝桃花。我想,我们的祖先也会为我们这种环保、美丽的祭祀方式而自豪吧。
奇怪,以前提到墓地,我总是很害怕,总是会想到鬼魂之类的,可这次清明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受《寻梦环游记》的影响,我觉得扫墓就像亡灵节,这一天不论生死,只是亲人们彼此问候关爱的日子。我知道死亡有三种方式,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死亡,心跳停止;然后是法律意义上的死亡,所有证件失效;最后是生命意义上的死亡,所有记忆消失。我们给亲人扫墓,就是告诉他们记忆犹存。妈妈说我是吴家这根藤上的小葫芦,要好好跟祖先们说说话。我想了想,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恭恭敬敬地向他们敬礼。我想:他们会看到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少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千多年前的杜牧怎么也想不到今天的清明已经大不一样了。雨依旧,情依旧,但是心却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