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掉牙的“历史”,你的牙是怎么掉的?也许是拔牙拔掉的吧,而我掉牙的方式却让人哭笑不得。就让我一一道来吧!
我掉牙的时候才8岁,刚开始的时候那颗牙齿有一点点松动了,我刷牙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不碰到它,吃饭的时候我只能慢慢地嚼着蔬菜,喝着粥,眼睁睁地看着桌上香喷喷的排骨,刚伸出筷子,就被妈妈拦住了。
过了几天,我的那颗牙已经摇摇欲坠,只有一根筋连接着了。早晨我喝牛奶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疼得我眼泪都流了出来。就在当天晚上刷牙的时候,感觉嘴里忽然有一个硬硬的东西,莫非是鸡蛋壳?不对,我今天没吃鸡蛋呀!后来我把它拿出来一看,原来是我的牙。
牙掉了之后,我好不习惯呀,早上,我跟妈妈说:“早上好!”结果把“早上好”说成了“早上后”,把妈妈都逗笑了。
虽然掉牙让我闹了笑话,可我还是把那颗牙收藏了起来,作为成长的纪念。
有一次放学回家时,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条蚯蚓正在缓慢地挪动着自个儿的小身子,这让我感到十分好奇,就想着一定要好好研究下这个小家伙。妈妈知道后就告诉我说:“蚯蚓是一种神奇的小动物,它还有个再生的功能。”妈妈说的这些话并不足以说服我,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旅。
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到花坛旁捉了两条小蚯蚓回来。“开始实验啦!”我兴奋地大叫起来。我拿了一块木板,把捉到的蚯蚓放在上面,用小刀狠狠地切下去,一下子,一种黄色的液体流了出来。我心想:它都“流血”了,不久之后一定就死了。
一小时后,我跑过去看它们。“呀,真是奇怪,怎么不流血了?”我仔细一看,伤口居然愈合了,只是还可以看出被切过的痕迹。我又想:不会是又活了吧!便找了个合适的花盆把它给埋了。
两个小时后,两条蚯蚓从两条变成了四条,伤口也不见了。我十分惊讶,妈妈说:“看吧,我说的没错吧!”
我半信半疑,又做了第二次实验,还是和刚才一样,把它们切成两半,只是位置有所不同,刚刚是切在中间这个地方,现在是往上了一些,朝心脏近了些,也可能正好切到心脏。没想到他竟然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了!这令我难以置信。
后来,经过上网调查,我明白了:蚯蚓的内部结构是重复再重复的,就要看你怎么切了。如果切到心脏的位置,就不能活了。如果正好切到重复的部分,就会变成一对“双胞胎”了。
我很感谢这个小家伙,是它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大自然还有着数不胜数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