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作文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99

“嘶啦”一声,你撕掉了一张废纸,并把它揉成一团,潇洒地扔进了垃圾桶,“哐当”一声,又丢进去一个还残留着一些液体的玻璃瓶,“哗啦“一声,一碗剩菜也被倒了进去……这一切,都是我们不需要的“垃圾“。

当你把这些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时候,是否想过它们最终去了哪里?在处理它们时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垃圾分类”这四个字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七彩蒲公英小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一站站的走访与实践行动。

一、参观学习:“垃圾分类”知多少

8月25日一大早,我们集体前往位于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内的垃圾与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叔叔带我们来到大门后边的垃圾填埋分类处理模型旁,让我们直观清晰地了解了运到垃圾填埋场后的垃圾是被如何处理的:平时扔到垃圾桶的垃圾,被清运车运过来堆到一定的厚度时,覆膜工人会给垃圾盖上专业薄膜,防止渗透及散发,污染地下水和空气,破坏生态环境。每天,有一千多车垃圾从城市各处运过来,一年的垃圾量就可以填满五分之一个西湖!工作人员在酷暑中顶着烈日、忍着刺鼻的气味认真分拣、处理。我们在感到无比敬佩的同时也明白了:如果能进行垃圾分类,将会让工人们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减少工作量,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对于社会、经济、生态都有很大的益处。

在之后的“垃圾分类知多少”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学得认真、问得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我们注意到玻璃瓶罐、镜子等玻璃制品是可回收垃圾,但盛装化学制品的瓶子以及灯泡却是有害垃圾。最后,小队的每位成员都通过了“垃圾分类知识大考核”,能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准确无误的分类,收获满满。

二、采访宣讲:碧水蓝天靠大家

离开天子岭,队员们马不停蹄,直奔社区、街头、地铁站,去寻访环卫工人和普通市民。我们先是跟随环卫工人工作了两个小时,零距离体验清洁城市的艰辛,感受推进垃圾分类的紧迫与困顿。

说到垃圾分类问题,每位环卫工人都变得神情凝重:“你看看这些垃圾桶里,各种垃圾都有啊!”确实,我们在街头观察到,大约只有一半的市民在扔垃圾时会仔细观察垃圾桶上的标志,不少人只是随手一扔。我们从打开的垃圾桶发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里的东西差别不大。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并不尽如人意,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我们给他们送上防暑降温物品,以表达心中的感恩之情。“城市美容师”的工作环境和强度值得大家关注,他们的劳动成果更是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从点滴做起,“垃圾分类”就是最好的开始!

随后,我们来到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站,通过对30位市民的街头采访,发现大家基本上对垃圾分类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怎么分比较糊涂,尤其是其它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混淆度比较高。只有60%的市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有40%的市民坦陈自己平时扔垃圾比较随意。统计下来,对于“垃圾分类”懂得最多的居然是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这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印证了我们今天的活动是多么有必要。我们现场发放了100份《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大家答疑解惑。市民们纷纷为我们的大力宣传和认真讲解点赞。看到大家都愿意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城市的碧水蓝天,有我们一份小小的贡献!

三、活动思考:付诸行动永不停

通过这次的小队活动,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懂得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知道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好每一件与垃圾分类有关的事情。当然,活动之后,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思考:

1、垃圾分类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教育。正所谓: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带动一座城市。

2、是否可以在社区建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从宣传教育到实施处理,规范管理。

3、每个小区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还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小小比赛,在积分换取礼物的同时,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4、每个家庭也应该准备相应的几个垃圾桶,让垃圾从源头就进行分类。

5、建立法规政策,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扔置混合垃圾的进行相应的处罚。

6、学习日本,合理调度垃圾车运输时间,分类收集各类垃圾。

7、将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家庭、社区树立成典型,进行奖励及大力宣传,从而影响更多的家庭和社区。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重视垃圾分类,人人付诸行动,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让我们一起行动,让垃圾去往正确的地方,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杭州更文明!

记忆中仍有很小的时候在山西老家过年的琐碎片段,只记得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常。后来断断续续也回过几次,都是匆忙赶脚,直到今年我终于体验了一把北方的年味儿。

几经辗转,我跟着妈妈终于回到老家,和姥姥一起坐上了前往乡下的汽车。开车的是我的老姑父,大人们在车上说着话,而我则把好奇的目光投向车外。渐渐地,车窗外不再高楼林立,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层层叠叠的梯田,还有一簇簇低矮紧凑的平房。这里虽比不上城市的繁华热闹,却多了一分宁静与淳朴的味道。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大红的灯笼,贴着喜庆的对联,不时地还有人儿走家串户,好像是在互相拜年,唠唠家常……我心里不觉就有些期待了。

走过凹凸不平的一段小路,车子终于停下。我们在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迎接下下了车。看着一张张半生不熟的面孔,听着大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一些我半懂不懂的话,随着姥姥的指引一一叫着面前的人们,我在些许的羞涩中感受着家乡亲人真切的温情……

经过大人们一下午的忙碌,老舅做的北方特色火锅终于端上了桌。锅一上桌我就呆住了,这锅怎么像装了烟囱似的,正中间兀自立自一个空心柱,外圈儿一层层码着整整齐齐的排骨、火腿、各种蔬菜,有白嫩可人的白菜、晶莹剔透人人爱吃的粉条儿、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姐姐在一旁告诉我:“白菜粉条就肥肉,越吃越有味儿!”再淋上几滴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啃上一口枣花儿馒头,别有风味儿!只见二舅端起碗来胡乱扒了几口,随即拍着身旁的哥哥说道:“今天大年初二,大家吃好,明年我们好好儿干!上班的赚钱翻一番,上学的成绩更上一层楼!”大家听到这话,都随声附和着“好好儿吃!”“多赚钱!”……这一刻,锅碗勺筷的碰撞声悦耳动听,就像一支交响乐,在我的心中升腾;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充满着整座小院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亲朋们围坐在炕边热聊,在宽敞的院子内外放鞭炮,还有那一个个压岁的红包,我的春节就在这欢腾的北方年味儿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