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件事情。
每个人都有最美好的一瞬间,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朵美丽的花。
在一年级的一次大扫除中,每个人都很积极地在扫地,我也是。我在扫地的时候,看见了一根小小的小草,居然从石头里钻了出来,小草是多么顽强啊!居然能从小小的石头缝里钻出来,也能在没有阳光,没有水滋润的情况下长出来。它是那么的顽强,那么的有力量,还长得比其它有水有阳光的草还绿,它是那么的绿,那么美好!在它长出嫩绿的小叶子时是多么的美!
记得在一次跳短绳比赛中,我拖了全班的后腿,因为本来就跳不好,我却非要参加。在比赛中,我上气接不了下气,当裁判说“停”时,我才跳了七十五下。我因此而后悔,自我反省后,我勤加练习,报名参加了我擅长的跳远比赛。终于,在一次比赛中,我获得了一个好成绩。
因此,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人要像小草那样,不放弃,要坚强,只是有句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我要做一根坚韧的小草,迎接属于我的春天。
忙碌与充实似为近义,但在生活中,两者时常演绎着二律背反--忙碌者忙碌却无所得,充实者刻苦而终成事。
忙碌者不如充实者。
忙碌者志短,充实者志长。古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忙碌者目光如豆,仅顾一朝一夕的得失;充实者深谋远虑,不拘小节小得小失,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台湾名导李安失业十年,靠妻子收入度日,被外界认为无所事事的他,终日观摩各优秀电影,日后成为了世界名导。诚然,他相较于他人,固然不忙碌,但其志不在于一日之工薪,外人之肯定,其志在于对理想的追求,所以我说,他是充实的。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也有这一层意思吧。
忙碌者重量,充实者重质。如同生命的价值在于深度而不在于长度,价值的高低不取决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如同《大国工匠》中的刘师傅,固体燃料尺寸锁定于微米,他充实而不忙碌,唯其如此方能保证每次飞行的安全;如同日本传奇拉面小次�O,每天只供应五十份拉面,唯其如此方能食味之鲜、火候之足,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拉面美奇林三星大厨;如同硅谷天才乔布斯,产品换代时间不少于一年,唯其如此方能提供用户最细微的体验,成为电子工业悖论般的奇迹。他们看起来并不忙碌,但充实--充实在于打破了数量对价值观的桎梏,在于他们用质量完成了价值的飞越。
忙碌者焦虑,充实者快乐。充足者认为的成就感,往往不限于刻板的印象,世界万物、芸芸众生,一花一术都可成为他们充足的理由。陶潜不忙碌,但他充实,将自然之美融入其生命领悟,咏出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王维不忙碌,但他充实,将万物之静纳入其禅理参透,涵有花落家童未扫,茑啼花落犹眠。欧阳修不忙碌,但充实,将百姓之乐化入其政治成绩,笑言:民知随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忙碌者常聚焦于一点,便生活片面化、扁平化,殊不知世间万物如胡适先生所言;进有一步有一分的欢喜。
碌碌皆无为,生命需要充实而非忙碌,生命希冀的是大志向,是高质量,是大快乐,是不被短视重量焦虑所囿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