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西部的西海固地区的孩子们的艰苦生活,我非常震惊。
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生活贫困,上学路途遥远,都是天不亮,就起来。一群年龄不同的孩子,一起走着山路去上学。而我们每天睡到七点才会起床,吃了可口的早餐后,还让爸爸妈妈开着私家车或骑电动车送到学校。
他们的午饭十分简单,米里加一些水,放一点儿黄豆,再加一点儿油,放在学校食堂里的蒸笼里蒸,他们有时吃到的米都半生不熟,可他们一年级到六年级顿顿都吃这,却不厌烦。而我们呢,每天到家都有着可口的佳肴,有时候吃一次剩饭就不高兴,非闹着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吃别的。如果西部孩子们看到那些佳肴,肯定特别开心。而我们还挑三拣四,想想都惭愧!
他们在上课时,十分专注,不说小话,因为他们害怕错过老师讲的知识细节,想着怎么考上大学。而我们就算老师讲的这一题一定会考,也没有几个人静下心来听的,我们心里都在想怎么逃学去网吧打游戏。我们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却不懂得珍惜!
在冬天,他们的手都冻烂,还为了取暖,两人挤在一张床上。而我们天冷了,有暖气,还有舒适的衣服。夏天,他们要忍受酷热,我们却开着空调,看着电视,吃着雪糕和水果。
他们的童年是那么可怜,我们的童年是那么幸福,我们和西部孩子的童年真是天差地别。
所以,我现在打算捐一些我的课外书、文具和我的压岁钱。等我长大以后,一定去为西部做一些贡献,让那里的孩子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让他们也有和我们平等的学习条件,让他们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有人说:“家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的,我的父母给我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风尚,让我在润物细无声中成长。
小时候,每次上学之前,爸爸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跟老师说说就行了。”爸爸有时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妈妈告诉我: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爸爸、妈妈是这样教育我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的一天才下过雨,地面滑,爷爷散步时一不小心跌倒了,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在这期间,爸爸每天帮爷爷刷牙、洗脸、喂饭,还帮他活动腿脚。妈妈也天天给爷爷洗脚,从未有一句怨言。看着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我也学会了主动帮父母干活,还学会了不少小技能。如今,我也是父母的好帮手,能够帮爷爷端茶倒水、铺床叠被。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课堂,它深深地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在我心里已经生根发芽。
爷爷的病好了,还像以前一样第一个起床,拿起大扫帚把整个大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爸爸听到扫地声,起来对爷爷说:“爸,今后别起得太早,多休息,我来扫院子。”我也拿着衣服跑到院子说:“你们都休息,看我扫。”爷爷拉着我的小手说:“乖孙子,你也长大了,知道关心他人了。不过,还是回屋读书吧!”说着把我拉进屋,开始陪我读语文、英语,检查我背诵古诗。每天晚上,爸爸也是陪我学习到深夜,给我讲解,帮我复习。我的爸爸和爷爷都爱看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他们榜样的引导下,我迷上了阅读。从上学开始到现在,我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我还喜欢看儿童小说、科普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的书籍。在他们的关心、爱护下我也茁壮的成长。
我的家庭尊老爱幼,互相尊重。我在爸爸妈妈的耳闻目染下,在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下,我不断的学习,积极上进,尊老爱幼,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良好的家风,像春风雨露滋润我成长;像一首动听的歌让我徜徉;像一个航标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