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斜杠青年作文800字

admin 高一作文 2023-09-21 168

“斜杠青年”,近年来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多,你知道它们特殊在哪吗?“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具有多重职业身份的年轻人,“斜杠”一词来自这类人介绍自己职业时,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听起来是不是很炫酷?由于大多数青年的共性——追求自由与多重可能性,“斜杠青年”式的生活方式将会被更多人所青睐,这群“高能人士”将会引领新时代的潮流。

“斜杠青年”的多方面能力,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及优点。首先,拥有多方面能力也就意味着拥有多元生活的可能,至少他们能在多个行业自由切换。比如,这段时间我想去旅行,就切换至摄影师模式,用相机记录沿途风景;回来之后,内心颇有感触,不妨发挥作家属性,写一篇游记抒发诸多感慨……这些人的生活更加富有选择性,他们对于生活的把控能力也会比那些专攻某一领域的人强很多。相应的,那些只在某一领域有造诣的人,先不提他们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抱有何种态度,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也好,是出于生活所迫也罢,他们所得的生活体验远没有“斜杠青年”们丰富。

“斜杠青年”的综合素养总是相对较高,这也得益于他们在多方面均有涉猎。昨天,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他为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学习经验。他高考考上北大,后又考上美国哈佛大学,现在已是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他鼓励我们要学习多方面知识,既要学习理论又要注重自身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全面发展,尽量不要偏科。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事例:他的实验室中有一些学生,既有专业突出的学生又有综合素养很高的学生。他和一个专攻有机化学的学生讨论,那位学生在有机化学领域内的话题可以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知识储备丝毫不输教授。但如果将话题切换到学科交叉的领域内,他们往往就会变得沉默寡言,不知从何说起了。因此,多方面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斜杠青年”这一类人无疑在这方面占优势。

我们在学习上亦是如此,别看有的人每天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挂在嘴边,这的确很重要——当然也不只是说说那么容易了。就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讲,高考考场上,绝对不乏偏科的考生,比如某考生,数学超强,其他科目则略显薄弱。数学顶破天就150分,最多也只能高别人二三十分,但剩余几门,其他人不仅能把你这二三十分追回来,还能顺带甩你几十分……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全面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必要的。这方面杰出的代表,大家都不陌生:达·芬奇,传奇式的人物,人类史上罕见的全才!他在绘画、建筑、发明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称他为“升级版的斜杠老青年”“斜杠青年的代言人”是不是很贴切?这也许能说明一点:“斜杠青年”大多具有较高的素养。

实际上,“斜杠青年”与“术业有专攻”这两类人一定是同时存在的。“斜杠青年”将成为未来的就业趋势,但由于他们要把时间分配给自己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特定领域的能力就不如后者,如今的科研事业正需要那些专业型人才,而“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更加偏向于大众,所以它可以作为将来就业的一种良好选择。“斜杠”式生活将会在现实社会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甚至可能改变人类一部分的职业结构,但要实现全民“斜杠化”,终究是不可能的。

“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三国时期的郭嘉评价项羽时说项籍作战有七十多次了,都没有战败过,一时的失利却拔剑自刎,这样的人是有勇而无谋的。确实,项羽的勇气与武力少有人能比,但是谋略却有些欠缺。鸿门宴中,因为刘邦和他的手下对项羽俯首称臣,项羽先前对刘邦的不满就烟消云散,甚至忘记之前和范增定下的计谋,最终放虎归山。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长远的考虑,这样的人难道能说是有谋略吗?

但是项羽虽然不善于“谋”,但他的胆气却是无可比拟的。大概是因为年轻所以无所畏惧、敢打敢拼,所以“七十馀战未尝败北”,并且项羽巨鹿之战时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诸侯军作战,使得将士们战斗力大幅提升,最终在巨鹿之战中取得胜利。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项羽并非没有一点谋略,他的谋略表现在胆气上,知道通过切断退路来使士卒达到背水一战的状态,也表现了项羽不畏惧死亡的性格。

项羽多次出生入死,使得他对生死看得淡然,生死之际看得破,破则不惧。当他大势已去,逃到乌江,望着万里长风吹浪而起,不觉感慨:“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随即下马与汉军死战,最终乌江边自刎。我觉得项羽最终没有回到江东,不是无谋的表现,而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一代英雄不愿苟且偷生。项羽乌江边的自刎使我震撼,果敢刚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大概是因为强烈的无奈和叹恨吧。

如果项羽度过乌江重整兵马,历史就有可能被改写。可惜历史上总是有太多如果,如果荆轲刺秦成功,就不会有秦三世,也不会有项羽和刘邦逐鹿中原的令人慨叹的历史故事。然而无论在什么朝代,甚至在今天,项羽雄毅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