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从小到大都被亲人的爱包围着,不怕大家笑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都不为过,从没想到做家务还有学问呢!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母亲对我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不能一切事情都依赖他人,要学会独立和替父母分担家务。你可以吗?”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可以。”母亲教了我许多家务,洗碗、收拾桌子、扫地等。对我来说扫地是最困难的,一些小垃圾和灰尘像是和我作对似的。当我力气大时,它便在空中翩翩起舞,当我力气小时,它又趴在地上不起来。我顿时火冒三丈,将扫把扔在地上,坐在一旁生闷气。这时,母亲走过来,问清楚缘由,笑眯眯的对我说:“孩子,像你这样扫是扫不干净的。”我自以为是的说:“不就是扫过来扫过去,最后集中到一起嘛!”母亲听了我的话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算全对。不如我教你吧!”母亲拿起扫把边扫边说:“扫地时,要从房间的四边往中间扫,不能把扫把扬得太高,不能用太大的力气,要不然灰尘就会扬起来,扫其他地方的时候也是一样。”我听了之后还是很不耐烦,扫地还有那么多讲究?我半信半疑地照着母亲说的来扫,结果真的将房间扫得干干净净,而且一点儿也不累。母亲检验了我的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还连声称赞我的懂事,我也为能帮母亲分担家务而感到自豪!
从学习扫地这件小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同时也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我的童年有姥姥的爱为我保驾护航。姥姥的爱像一支曼妙的乐曲,那么简单纯洁又如此美好;姥姥的爱又像一阵微风,那么温柔和煦又使人舒畅惬意;姥姥的爱更像水面荡起的圈圈涟漪,在我心底散漫开来……
记得那年夏天,我和姥姥总到如伞般的槐花树下,我偎依着她坐在大凉席上。姥姥一手拿着一把蒲扇,一手拿着一本古诗集。姥姥爱教我背诗,她用那慢慢悠悠的腔调读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便有意无意地跟着学一句,尽管我似懂非懂说的也含含糊糊,但在姥姥的细心的教导下我不一会儿就背下一首诗。我躺在姥姥的腿上口中含着浓浓的诗意,姥姥的话语生动又清晰的环绕在我耳边。那棵槐花树的树枝很大,仿佛是想把姥姥的话语传遍整个村子。
到了晚上,我在微凉的风中昏昏睡去,脸上一直暖洋洋的。也分不清是月亮的光芒洒在脸颊,还是姥姥透着慈祥的体温,连梦境都是幸福甜美的。有时我贪玩,到了深夜才肯入睡,这时候姥姥就使出“催眠大法”。也不知她从哪里找来了几本连环画,我瞬间被画里栩栩如生的人物给吸引了。姥姥一手拿着书,一手抚摸着我的头,用沉重的语气讲到:“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没有爸爸妈妈,靠卖火柴为生……”我不知怎么的,竟然泪如雨下,过了一会儿就湿透了枕巾。每逢这时姥姥便会帮我擦去泪水,语重心长地说:“傻孩子,这只是童话,别哭了,快睡吧。”在睡梦中,我梦到我变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但周围中的环境却大有不同。没有冰雪,没有刺骨的寒风,我想大概是姥姥无形中的温暖把它们融化了吧。
在童年的记忆中,姥姥的话语成了我必不可少的回忆。这些话语没有一句不是代表姥姥对我的爱;这些话语没有一句不能让我回忆起来热泪盈眶;这些话语像那一抹透过槐花树枝叶的阳光,洒在我心里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