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同学们的笑声传遍了整个教室,大家都笑态百出,因为这节课太有趣了!
宇扬同学的表演,可以说是最符合我们期待的,我们一下就猜出来了。但相比之下,我觉得嘉天是最有趣的。
嘉天同学本来就是爱笑爱闹的性子,上去抽词语的时候,好不容易板着一张严肃脸,结果一看到纸条上的成语时,立马又露了本性。只见他突然变得妩媚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还时不时到处看,拼命地扭动着身子,还使劲地抓脑袋和身体。“哈哈哈!”我们班的男生跟着起哄了起来,我们女生也被他逗得早已顾不得矜持,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你瞧!老师也不例外,她也正笑得合不拢嘴。我们都快忘记要根据嘉天的动作来猜成语这件事了。因为他实在是太搞笑了。
轮到了小晨同学,他的表演很逼真,但和他动作类似的词太多了,我们猜了半天,实在猜不出来。最后还是他不断的提示下,我们才猜出了正确答案。瞧!他首先转了转眼珠,再看了看四周,才轻轻地向前走。他每走一步都小心试探,还时不时抬头望一望,仿佛是在看有没有人来。我们一会猜“蹑手蹑脚”,一会猜“提心吊胆”,总之没有一个是对的。他看我们都猜不出来,就扮了一个鬼脸,还提醒了我们两个字。这回我们才猜了出来——是“鬼鬼祟祟”。
表演结束后,大家就开始投票了。宇扬同学是最佳表演奖,嘉天是最搞怪奖。
这次的游戏作文课就这么结束了,但上课时的笑声还荡漾在我的脑海里。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其实要学好语文并不难,我也可以在欢笑中学习。
农历正月十五是咱们中国的传统元宵节,在这一天,千家万户挂彩灯,吃元宵。元宵俗称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为了欢度佳节,学校组织各班汤圆DIY活动,这可馋坏了我们这些小吃货。
终于盼来了活动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的一瞬间,教室里欢腾起来。家长志愿队也带着原材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同学们麻利地拼桌子、铺桌布、戴上口罩、手套跃跃欲试,手艺不敢夸,造型还真像那么回事呢!各位“师傅”跟着家长们一步步学起包纯手工无添加的汤圆。爸爸们将面粉倒入大盆,加入热水,揉起来。妈妈们小心翼翼地捧出芝麻馅和玫瑰馅加入绵白糖并轻轻搅拌,那香味慢慢散发开来,真香!
我们小队立马行动起来,卞泽希和徐艺航负责活面团。他俩先将糯米粉倒入小盆,加入一杯清水,可越和越稀,变成了面汤。情况不妙,我赶忙又往里加了些糯米粉,越揉越干,面团上竟裂开了一条缝,看来这揉面团还真是个技术活。就这样,几经周折,一个白白胖胖、热乎乎的面团诞生了。
学着大人的模样,面团被我搓成了长条,然后搓成一个个小面团,再用手掌压成面片。每人取一张面片平放在掌心,放入一勺芝麻馅,手掌自然弯曲,顺着边缘一点一点将口封紧,最后在掌心一撮,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做成了!
大家渐渐掌握了包汤圆的技巧,做起了花式汤圆。有的像小舟、有的像大饼,还有的做成了冰糖葫芦……水烧开了,各式各样的汤圆都下了锅。
“吃汤圆喽!”老师的声音立即得到了回应,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着碗飞奔到锅的周围,老师把热腾腾的汤圆盛到我们碗里,大家对自己包的汤圆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