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花儿开放了,有牡丹、茉莉、玫瑰、迎春花……其中,我最喜欢迎春花。
一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花坛边跑去。哇!我看见了一丛丛、一簇簇的五颜六色的花,其中有我最喜欢的迎春花。迎春花又细又长的绿色柳条样的枝条,还有那只有拇指大的绿叶子,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迎春花枝条长而尖细,是四棱形的,从根到梢,由粗到细,由深绿到嫩绿,一条条呈弧形向下垂着,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着。
金灿灿的迎春花绽开了笑脸,一大片一大片的,像是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连衣裙。
我闻了闻,啊!淡淡的清香味,比荷花浓郁,比百合清淡,恰到好处。
我摸了摸,枝条软软的,叶子也很柔软,舒服极了。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迎春花,穿着金灿灿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就翩翩起舞,不光是我一朵,一地的迎春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我站在那儿,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采蜜的快乐……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迎春花。
迎春花虽没有玫瑰的娇艳,也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但它在我心里是最美的。
我喜欢迎春花!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题记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但各个地区过同一个春节,风俗便不同。我们新疆的春节,便别有一番风味。
新疆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几天,人们要准备年货。
好在这一天为儿女们,准备上一桌好菜,无论如何,儿女们都会回家,即使回不来,儿女们的心也是在家里的。
在腊月三十一这天晚上,大部分家人会坐在桌前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5、4、3、2、1……”没错,这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跨年。每当这个时候,人们便会倒数,迎接新年。父母们还会给小孩发红包。
大年初一,本来一个宁静的早晨,却被一阵阵鞭炮,吵醒。人们纷纷起床,准备吃饭。一般情况下,大年初一,这天早晨是要吃汤圆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团圆汤圆圆的。饭后父母开始把干果拿出来,摆放好。然后开始做饭,这一做便要到下午的三四点钟才能吃饭。
饭菜可丰盛了,有香肠和红烧鱼,海鲜,丸子等等,除了这些吃的真的他还有个特点——热闹。一般是男人或者长辈们开始互相敬酒;女人和孩子们开始吃饭,聊天,谈天说地。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后来的十几天我们俗称“走亲戚、拜年等”。相互串门,孩子们时不时还能拿到红包,我们到别人家去的时候,他们总是摆上好酒好菜迎接客人,若是别人到我们家来时,自然也不例外。
院子里布满了初一放的鞭炮,是不可以扫掉的,必须要在正月十五之后后扫掉,提前扫掉会把一年的好运扫走的,这是习俗。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以前的人们会放孔明灯,看花灯,而现在我们一般吃元宵,接下来:低头看手机,成为手机的奴隶。
如今的春节虽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年味儿”,却多了几分当今社会的气息,冷了身边的人。
这是新疆的春节。地区不同,人不同,“年味儿”自然也不同,你们家乡的“年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