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记
西湖,是我国的四大名湖之一。它的魅力,不在于有多么的广阔无边,也不在于有多么的波澜壮美,而是在于它的淡雅:如荷,似玉,又恰似一卷书。
初晨,西湖上还氤氲着缕缕水汽,大雾未却,但还是为它平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荷花盛开,亭亭而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说的恰当极了。一阵风拂过,我忽地又想起一句诗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说西湖是一位女子,那定是一位执伞而立,苗条纤细的佳人,眉若远山,目含秋波,略带忧愁的眺望远方,惹人怜惜,却难以理解。
西湖,自古以来就为江南才子佳人所喜,他们身上所带的那一种清冷,书卷气和那一丝丝挥之不去的愁绪与西湖如出一辙。站在湖边,轻抚围栏,那悠悠的古琴声似乎还在我的耳边萦绕。微风几许,不自觉地想起了柳永的缠绵,李清照的婉约,林微因的清丽……这些诗人,那些诗句,使我的眼眶微微地湿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似乎懂得了他们的愁绪,他们的感叹以及他们对西湖深切的爱恋……
或许你热爱北方,大漠孤烟,万里草场,狂风呼啸。我也曾去过青海湖,那里湖面开阔,大风吹得人犹如刀割,虽然有狂野,粗放之美,但对我而言,少了一丝文雅,一线婉约以及一抹潇洒的清丽。
南方的景色令人沉醉:雨打芭蕉,荷香轻飘,村绕湖旁……南方的湖:湖面如镜,波光鳞鳞,阵阵幽香……
西湖之美,古来同谈。
我,沉醉于那一片湖色。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东岳,地处山东泰安境内。今年暑假,我和家人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泰山旅游。
我们到达泰山脚下,抬头仰望,只见笔直的山峰直插云霄,泰山如同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显得那么的雄伟、壮观!入山后,我们开始徒步向上攀登,长长的石阶环绕着山体延伸到山顶。沿途石阶旁有多个落脚点——圆顶凉亭,亭子旁边全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微风徐徐,两旁的树木摇曳起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在石阶上,时常能看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上左边饮料,右边西瓜,沿着“之”字形的路线,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向上攀登。大约两个多小时,我们爬到了十八盘,原来这就是传说中泰山最为险要的路段,果然名不虚传。山路好像一条瀑布从峭壁上飞流直下,最窄的石阶不足半只鞋子长,爬起来可真是惊险啊!我手脚并用,像一只小猴子,努力地向着十八盘的顶端�D�D南天门进发。
一番辛苦攀登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南天门。此时的南天门,云雾萦绕,宛如仙境一般。而南天门后面的天街,则像一部悬挂的天梯,蜿蜒盘旋在泰山的云雾和苍翠之间。远近都是登山的人影,隐隐约约地看到,有白发的老人、青春靓丽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大家都在努力地向上攀登,我也跟着人群,想一鼓作气地爬上山顶。可就在向山顶进军的途中,我却又被周围的摩崖石刻留住了脚步。这里摩崖石刻随处可见,被雨水冲刷多年的石壁上显出土黄色,但是刻在上面的文字却提醒着我们它们悠久的历史,以及泰山厚重的人文气息。就在我品味着这些古人的名言佳句的时候,突然一处看起来较新的石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仔细一看,原来是邓奶奶的题词:“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读完这句话,我不禁肃然起敬,是啊,这雄伟的泰山不正是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吗!感慨过后,我又默默地给自己打气:登泰山,胜利近在眼前了,冲啊!
经过最后的一番冲刺,我终于登上了泰山玉皇顶。站在玉皇顶上,我仿佛来到了西游记里的天庭,腾云驾雾,悠然自得。透过云雾向下望去,只见一座座山峰如同绿色的波涛连绵起伏,而环绕在那些山峰上的白色云雾,就像波涛上的浪花一样,朵朵绽放。
欣赏着眼前的无边美景,回望着来时辛苦攀登过的古老的山道,我终于领略了号称“五岳独尊”的泰山的魅力,这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