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善润了华年作文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23

巷陌间,木樨芬芳

客岁仲秋,我信步青墙黛瓦间,窗楹如许,雨花时坠。微风曳着衣袂匆匆而过,细雨如织,无声湿桂花。抬眸,已是月上柳梢头。

忽闻身后一声闷响:“扑通——”回首,却见一位魁梧的挑夫重重跌落在地——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着布屣,装束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呆愣了顷刻,〃唉〃地长叹一声,继而挣扎着起身,腿脚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终是徒劳无功。他神色困窘而慌乱,手足无措,宛若一个无助的孩童。他饱经风霜的面颊沟壑纵横——道道皆是岁月之犁的痕。

众街坊见状,匆匆上前,七手八脚地扶他起身。我亦步上前去,方才发现他身后扁担欹斜,月饼散落一地。邻人皆帮忙捡拾,月饼很快被拾进担子里。那挑夫怏怏地,愁云阴翳笼罩着他面容。几个妇女围上前关切地询问,才知他是给点心铺配送月饼的人。

“所幸,没碎多少。”“无妨,只是包装纸湿了些。”众街坊纷纷安慰道。善意于如烟细雨中氤氲,木樨愈加馥郁。

那挑夫讷讷点头,眉目间终究难掩失落之色。“依我看呐,这月饼跌落在咱这桂花巷,定是和咱有缘!过节了,家家都得买月饼,再好的月饼,不也还是要咬碎下肚么?大家若方便,就买上个一两斤。我瞧这月饼蛮香的,就先来两斤,给我这老婆子解解馋儿!”一位古道热肠的大婶见状,如是笑道。大婶的提议得到众街坊的热烈响应。我亦买了几块——是糖桂花馅的。霎时,硬币的叮当声流淌在巷陌间——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那挑夫老牛般的大眼里盈满了浊泪,不住点头,连声道谢。他面向众街坊,郑重其事地深鞠一躬,继而挑起担子,蹒跚离去。我方才发觉他似乎腿脚不便。一条扁担,两头迢迢,一头为劳碌之辛酸,一头为受助之温暖;一头为生计之重量,一头为木樨之芬芳。

流云提着裙裾默默驻足,细雨如织,无声传佳话。我浅尝月饼,似有木樨花于味蕾绽放——芬芳的,是木樨;温暖的,是人心。

且让那芬芳永驻。

为生命让路

曾几何时,暂居乡下。仲夏,农忙,麦浪滚滚。

邻家有女,唤作招娣——雀斑,厚唇,跛脚,生得丑陋。迟钝,寡言,口吃——实在不讨人欢喜。孱弱而枯瘦的身躯,活似庄稼地里一棵干瘪的麦穗,农人皆厌弃。旧岁,邻人家中如愿以偿添一子,招娣的境遇,便愈加令人怜惜了——百亩麦地,她是被遗忘的那一穗。

平素,招娣便跛着脚饲鸡,饮牛,喂猪……乏了,便蜷在村后的老树旁,守着她唯一的一方荫庇。她常凝神盯着盘虬的根系,兀自絮语,偶然可捕捉到她眼底转瞬即逝的笑意。

午后,闷热,天欲雨。

村中几个顽劣的刺儿头竟罕见地未寻衅滋事,而是饶有兴味地蹲在一起,拿塑料瓶倾倒着什么。‘不——’招娣声嘶力竭地吼,几欲落泪。她手忙脚乱地驱赶着那些孩子,却终是势单力薄,寡不敌众,难奈他人何。那些孩子无动于衷,有恃无恐,甚至恶语相向。她孤军奋战的背影,有几分可笑,几分悲壮,几分英雄末路的意味。

见状,我忙上前,替她逐散了那些无赖之徒。我轻抚她单薄的肩头,询问原委。

“天……要……要下……下雨,蚂蚁要……要……搬……搬家,不……不然……会死,快……快让……让他们……走!”她艰难地吐出这句话,面颊涨红,额上爬满豆大的汗珠。我呆愣着滞在原地。她见我不动,急切地拽着我闪到一旁,此时我才发觉地上有成群结队迁家的蚂蚁。心下了然,许是那些顽童持汤沃灌,伤及蚂蚁,她才如此失态。

我回首望向招娣,心头微动,蓦忆及周国平的如是文字:“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恍然间,那棵枯黄干瘪的麦穗化作善之花,亭亭于尘世倾吐芳华,缄默,美丽,遗世独立。

且让那良善永葆。

何谓善?善,是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任何专家学者皆可著书立说。但皆不及真实的故事,触手可及,动人心魄。善,可以载于典籍,但远不能止于典籍——那些向善行善的人、事,皆是善最好的诠释。

善若春风化雨,虽润物无声,但岁月留痕。雨果曾言:‘善良的心是太阳’,温暖了尘世;而今我道:‘善良的心是雨露’,润泽了华年。

严格说,爷爷不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他出生于天津和平区,那可是个繁华的地方。

爷爷本来无忧无虑,但是由于家庭的一些问题,他中学毕业就跟随太爷爷太奶奶来到了常州乡下的的农村,从一个快乐的城里人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村人。

无措的爷爷必须开始学习干农活,头两天,他觉得农村挺好玩,但后面的五年他都已经快讨厌农村了。爷爷先得学怎么在泥泞的小路上走。烂泥地上滑滑的,没有摩擦力的脚掌很容易摔个四脚朝天,而且肩上有时还会背着几十公斤的重物,难度系数加大了。不夸张地说,爷爷在下雨天连路都不会走。后来他知道了泥路上脚指头必须抓着地面,以防滑倒。可以的话,双手还要张开。

干完一天的活儿回家你最想干嘛?对,就是吃饭。可那时哪有什么菜,只有萝卜干。虽然填的饱肚子,但是萝卜干这种东西没味儿,日复一日吃萝卜干也会乏味,爷爷还是个十多岁的小青年,自然会厌倦,可有什么办法呢,那个时候,有萝卜干已不错了,至少比吃不饱好太多了。时间悄悄地流逝着。

爷爷十七岁时,急需一份工作,我的太奶奶想,总不能一直没份工作吧?一辈子都是农民可不好。于是她四处奔波去为爷爷寻一份好一些的工作。可是别的工厂都不招人,怎么办呢?后来国家给了无业知青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太奶奶还是接受了。

这样爷爷上班了,他的工作就是将在炉里的钢迅速拉出来,切成小块,这份工作危险指数都快“报表”了,万一一个不小心,摔进炉子里怎么办?而且车间不大,十分炙热,冬天都不需要棉袄,四面都是火炉,通风不太良好,夏天几十个人挤在一起,都是汗酸味。一刻也不能休息,只有午饭时间才能歇一会儿,车间主任还管得特别严。

把钢块拉出来时要小心,爷爷有次没注意,手指上烫出一个大水泡,爷爷用针把它弄破了,用布包好后又继续干活。爷爷总是抢着干活,不管有多累人。爷爷经历过最严重的一场病时他因为不断工作,积劳成疾,在切一块钢时候昏倒了,被同事送进医院,一查,是胃出血,连吃了八个月的药才好,事后爷爷知道了,做事情一定不要把自己逼太紧,把身体搞垮了就得不偿失了。

就这样过了五年,爷爷终于被领导重用,成了车间主任。三年后他入了党,又成了经理,那年他认识了奶奶,奶奶是描图纸的,会写非常好看的宋体字,没过多久两人就结婚了。

后来,就有了我爸爸和我姑姑,爷爷又在镇子上买了一栋新房子,他抽时间在院子里栽了一棵香樟树苗,四季常青,爸爸说,他在三楼都能闻到这棵树的香味儿。

说起我爸爸和姑姑,爷爷的眼里总是闪着希望的光,每次问起,爷爷就一遍又一遍的说着什么你爸爸和姑姑从来不要我管,每次成绩都很好,所以你要想他们学习。

似乎过了很久,我才出生,二零零七年,爷爷为了照顾我,退休了,他现在不那么威严了,而像个和蔼的,爱讲故事的老人。他在那时就成了“全职爷爷”。在我的记忆力,爷爷也会对我生气,也许是我乱讲话吧,他会向个小孩子一样跟我怄气,好几天都不怎么搭理我。他做菜很好吃,每一样都是自创的,每次吃饭他总往我碗里夹许多菜。

爷爷的故事真是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