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我们的校园。
走进校园,你会看到两株造型奇特的小罗汉松树,仿佛正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呢。那翠绿的树叶好像一根根绿色的绣花针。四周的花坛里盛开着不知名的花儿,有粉红色的,有橘黄色的,有乳白色的……它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风婆婆的带领下翩翩起舞!
穿过走廊,就是学校的大操场了。最前面是一个大舞台,旁边立着高高的旗杆,抬头仰望,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每每此刻,我的内心总是骄傲无比,耳畔似乎萦绕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操场的中间是一片大草坪,绿油油的,清晨阳光撒在草尖的露珠上,亮晶晶的。下课的时候,你都可以看到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草坪上打滚;也有三四年级的同学在发觉草丛中的奥秘。
操场的西北面种着一棵百年老树——罗汉松,它可是我们学校的校树,据说它的实际年龄已经超过140岁,别看它年纪大,但四季常青,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得很。惹得旁边的枫树急红了眼,巴不得换上一身红装吸引大家的目光。
明媚春天,你会看到一树树的桃花争奇斗艳,紫藤花悄悄地攀上了藤;炎炎夏日,乌黑的桑葚,饱满的桃子等着大家光顾呢;习习秋风,校园里到处弥漫着桂花香。
我爱我们的校园,因为她很美丽,还因为她很温暖!
清代才子袁牧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写出苔花即使生活在阴暗之处,生命卑微,也要像牡丹那样盛开,活出精彩。
每一个生命从诞生之初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有的人宁愿庸庸碌碌过完一生,也不愿去做有意义的事。而更多的人明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勇敢的拼搏,继而绽放自己。语文课本选编的《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均出自平民,面对强权而不改颜色,在最后一刻,站出来慷然赴死,“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之士之悲”,真可谓平民英雄。雷锋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从参军那天开始,他就立志不让自己的生命虚度。为此,他总是积极地为人民服务,即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精彩。古今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出自社会底层,却都被后世所铭记。由此可见,弱小的生命只有绽放才有意义,虚度的生命只会被人遗忘。
又如徐霞客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游历山川湖海,最终写成《徐霞客游记》一书;曹雪芹身处没落之家披载十年,终成就《红楼梦》;鲁迅弃医从文,意图唤醒民众,并最终成民族精神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何曾“高贵”过,但却都知晓生命决不在庸碌中度过,必须做有意义的事。可见平凡之“苔花”犹如“牡丹”艳。古往今来,多少人因在平凡的岗位上活出了精彩而被后人所记,而又有多少自命不凡之人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记得保尔·柯察金也曾说: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于是自豪地说——我把我的全部精力都已奉献给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而现在大部分人是在社会的潮流之中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从而安稳度过一生。这其实是在虚度年华,浪费生命,殊不知生命又有几次,有多少时间呢?
那些不甘于使自己“无名”之人,他们一生即便只做一件事,也必不虚度,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和广度。当然,这往往由每个人的内心所认定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决定。我想,只要我们有一颗向上的心,就不会甘于埋没,就会做出有意义之事。绽放的生命才有意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意为尽微薄之力,倾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读诗句后,文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