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幸勤的园丁,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上下五千年的汉字依靠一代又一代的老师无私传授。
——题记
在我还带着小学的稚嫩时,我遇见了你,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当您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三十六双明亮的眼睛望向你,你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皮肤白里通出一点淡黄,额头上两条深深的皱纹让你看起来饱经风霜,一头黑色的短发让你看起来干练,这是我的语文老师。
你拿开了桌上的杂物,熟练的打开了你的语文课本开始了您的第一节课。当讲完时你放下了课本,可能注意到有几人未认真听,便看向了那几人,有几人则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但想象中的责骂并未出现,你反而开始与我们说笑,并讲起了故事,又用古代的历史中的孔孟思想增强我们的学习热情,还讲中华汉字的精髓所在。
时光如梭、岁月如箭,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您早已和我们打成一片;并且常带我们看电影、旅游、唱歌等,现在回想起来您总为我们操心。听您讲故事很开心、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您讲的故事总在慢慢改变着我们对学习语文的热情;您带我们的出游使我们强健了体魄,也使我们精神上得到放松,心情更加舒畅愉悦。
三年后您的样子未改变过,三年的风霜并未在你的脸上留下过多的伤痕。在我心中你是个细心的人,您也是个乐观的人,您更是善解人意的语文老师,能和您相遇是我的幸运。
人生中的相遇绝非偶遇,要多久的缘才能修的浅浅足迹。把与烟雨的相遇藏于心底,落寞时拿起便多了一份充实和笑意。无意拈起这段缘,轻嗅,享刹那芬芳,留如茗幽香。
我的心中藏有语文老师您的点点滴滴,不曾忘记您的笑,您的样子,与您相遇、相处的所有记忆。
新年的脚步近了,这天我们来到新丰江边的艾田采摘香艾。
新丰人似乎永远离不开艾草,他们做艾糍,用艾煲药,用艾泡脚,把艾捣碎疗伤……
我们乘车来到艾田时,已是正午时分,艾田人山人海。一推开门,一股清新的艾香扑面而来。我顿时感觉整个人都抖擞起来。田野的风迎面吹来,吹乱了我的头发,拂过了我的脸颊,河岸边,一棵棵小小的艾草迎着风,轻轻摇曳着,微笑着……
孩子们开心地跑着,我们有说有笑地进了艾田。手执小刀,将一株株成熟的艾草割下。
一中午很快便过去了。我们拎着满满一袋的艾草,载着满满一车的快乐归去。夕阳的余晖映在我们身边的道路上。朝霞穿过密密的树冠,将斑斑驳驳、宛若铜钱般的碎影折射在地上,漾出了过年的欢乐时光。
终于回到了家,我迫不及待地将满满一袋艾草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药桶中,开始了漫长的艾草洗涤过程。
姨夫过来了,他告诉我:“你别看着艾草小,它的作用可大哩。艾草有清心益神健脾的作用,用它来做饺子皮,再合适不过了。”噢!我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艾草有这么多神奇的妙用呀!我望着正“泡药浴”的艾草,眼里倒多了一丝敬重与钦佩。
终于,洗涤完成,开始捣艾。把泡完药浴的艾草放进药盅,用木椎捣成糊状。此时已是深更半夜,夜枭的鸣叫更给屋中忙碌的气氛披上了一层梦呓般的轻纱薄雾。窗外小孩放炮的声音已消失不见,整个夜晚透着祥和、美好的气氛。
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昨夜的艾皮已然成型,厨厅里散发着浓浓的艾香,大人们已经在忙活了,切、搓、揉、捏,动作一气呵成。甜甜的年味和浓浓的艾香这两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化作一种深深的情……
不一会儿,散发着浓郁香气的艾糍出炉了。一只一只,凝聚了我们对新年的憧憬与希望,哪知,我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
耳畔边,响起了欢天喜地的鞭炮声,我夹起一只饱满的艾糍粑粑,放进嘴中。舌尖上顿时萦绕着千丝万缕的乡情,而心田里,回荡着馥郁美妙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