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末,我和妈妈去上海阿姨家,恰巧路过浦东新区陆家嘴,也就是东方明珠的所在地,被眼前独有的壮观景象吸引了,便决定先游览一番。
我穿过了人群仰望着高达468米的东方明珠塔,塔前的我们显得那般渺小,眼前的塔宛若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聚揽着你的目光,让人驻足仰望。不准确的说我并没有站在塔前,而与之有一江之隔,可我的心却已飘到塔前。抬头望天,太阳渐渐西沉,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那一只磅礴火轮将充满柔韧色泽的火焰无私地泼洒在广袤的大地上!江风徐徐,动作轻灵的鸥鹭掠过江面,不时地漾起一片又一片金色的涟漪。
很快夕阳也躲进了西山,头顶漆黑的夜空,一弯浅月,一群星,正是那墨汁般的黑夜,使本就亮眼的电视台愈发明亮,大地也变得靓丽起来!电视塔上那五彩斑斓的光焰,红色、紫色、黄色、蓝色、金色,数不清的颜色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这流光溢彩的世界让人陶醉,我不禁惊叹起来:这是何方神圣,才能设计出如此美轮美奂的建筑?又是何等人才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敬佩之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上海的东方明珠,这更是我们中国的东方明珠啊!
光还在闪,江水依旧,夜渐深沉,可观赏美景的游客却只增不减,仍如潮水般涌动。暖风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亦如母亲的温柔。人们时而驻足欣赏,时而奔走游逛,还不忘举起相机拍照留恋,俨然一副“我不想走”的画面。
小贩推着棉花糖走了过来,这五颜六色的塔糖也足够留住你的目光,买上一根尝尝,心瞬间也甜滋滋的了。果真应了那句话——心情是最美的风景,美了心情,便美了一切。
忍不住再看你一眼,你是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永远爱你!
家乡是我记忆深处美好又模糊的影象。寒假里我回到了家乡,那里的房子都修筑在水塘边,只要站在家门口眺望,目光所及之处哪里不是绿色?只要抬头仰望,天空便会在你的瞳仁中滴上鲜亮的蓝墨,或是俯身凝望水面,那真是好静好美的一幅画哟,是谁画的呢?
画中有山水,也有人物,我们的存在给这画作添了不少生气。我们亲手制作了又香又糯的糍粑。打糍粑是个体力活,也是个细致活,李伯伯用三轮车拉来了石头缸,缸一着地,糯米就蒸好了,香喷喷冒着热气。木锤也洗净了,就开始捣米,捣了一会儿,重头戏来了,开始打糍粑。气氛一瞬间活跃起来,一下一下地锤,一声一声地喊,糯米变得劲道起来,也更加有粘性,拉拽的时候就更费力了。“哎呀,不好!”不知谁喊了一声,孩子们愣在原地,看见锤子上粘着一个白净净的东西,那不是糍粑吗?李伯伯接住了差点“毁容”的糍粑,人群里没有责怪声,反而传来一阵阵清朗的笑声。李伯伯笑着说:“打糍粑的确是一门手艺,你们几个年轻人没经验,让我来吧。”李伯伯一上场,糍粑像见了老朋友,乖乖听话,任凭李伯伯给它按摩,捶背,李伯伯果真是好手艺啊!在几个人的配合下,糍粑变得又软又糯,捶了那么久,依旧热气腾腾,香飘十里。几个嘴馋的小孩儿没等裹上面粉就掐下一小团,品尝着香香甜甜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大家笑得满足极了。之后我们把蒸好的糍粑送进里屋,郭奶奶给他裹上面粉,糍粑像穿上了新衣,姐姐还捏了一个糍粑小人,白白胖胖,样子可爱极了。我吃着香喷喷的糍粑,心里美滋滋的。
糍粑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咸的,好比我们的人生,反复捶打,反复磨练。这门打糍粑的老手艺值得传承,下次我也要去学一学这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