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800字

admin 五年级作文 2023-09-21 136

如果人生是一辆行驶的巴士,那么成长就是转过弯道驶向康庄大道;如果人生是连绵的山脉,那么成长就是走出谷底迈向山峰;如果人生是一条路,那么成长就是摔倒后重新爬起,继续前行……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越来越多,我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一早赶到学校,学了一天的功课,晚上回家还要做作业、复习和预习功课,一度我认为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妈妈回家后拿着手机或者电脑,感觉却很轻松,做大人简直好极了!

有一次,我问妈妈:“我每天晚上都干这么多活,你却在那里看手机、电脑,妈妈你多幸福呀!”“读书才是最幸福的,现在的我多思念可以读书生涯。”妈妈回答,“要不趁着寒假,你来我单位呆两天吧,体验一下工作的‘幸福’?”我爽快的答应了,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妈妈到底忙些什么?”

那天,我待在妈妈单位整整一天,看到了妈妈一天的工作:早上,她去开会——给她的同事们做培训和辅导,答疑解惑,一早上都在会议室里;中午休息时间,办公室里一片黑暗,大部分人都睡觉了,可办公室里却有一道刺眼的亮光,那是妈妈的电脑屏幕,上面堆放着好多个待处理的文件,有好多我看不懂的词语,妈妈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认真的处理着每个文件。偶尔看到妈妈动动脖子,扭扭肩膀,然后又继续工作了;到了下午,她继续处理事情,汇报工作,回答同事提出的问题,除了上厕所,基本没离开过凳子……

看到这样的一天,我不禁有点惊讶,但还是赌气,觉得妈妈至少晚上回家就可以休息了,比我幸福很多倍。果不其然,晚上,妈妈又拿起了手机,我把头伸过去,刚想说点什么,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妈妈还在做她的工作,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办公。

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我知道了妈妈的不容易,我诚恳地向妈妈道歉,为我的失言道歉。

妈妈没接受了道歉并且鼓励我:“乐乐,今天又长大了。”

成长是学着为他人着想,是学着承认错误,是学着感恩,是学着回报……

那一刻,我又长大了!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餐桌礼仪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妈妈从小就教我很多餐桌礼仪,也就是她从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老规矩,比如客人必须坐在座位的最里面,不要用筷子敲打餐具,更不要把筷子插在食物里,尤其是米饭中。小时候的我不长记性,记不住这些繁文缛节,老是挨骂。

有一次,我们全家一起吃晚饭,菜肴很丰盛,我也非常喜欢吃。我不停地往碗里夹菜,堆得菜都快满出来。这时,我想上厕所,就随意的把筷子插在饭里固定,等我回来时,妈妈生气地批评我:“跟你说了多少次,筷子不要插在米饭里,可你就是不听。”我感到十分不耐烦,气呼呼地说:“筷子插在食物中不是既不会倒,又方便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既不礼貌,又不卫生,不合乎老辈传下来的规矩。”妈妈严肃的目光扫向我,我的气焰立马低落了。此后我比以前更加重视餐桌礼仪,但仍然不明白很多所谓老规矩背后的道理。

这件事困扰了我很久,直到第二年清明节,我们全家去扫墓。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我们在祖先的墓前摆放了米饭,并把筷子插在了米饭中。我突然觉得有些眼熟,忽然想起我吃饭的时候这样做是要被妈妈骂的,那么祭祀祖先的时候这样做是何道理呢?原来,把筷子插到米饭中是给故去的祖先吃饭用的,这是自古至今的习俗,让祖先的在天之灵可以享受到晚辈的供奉。我们这样吃就违反了我国传统的礼仪。后来,我知道了客人对着门坐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这样他们既不会被饭菜弄脏衣物,又可以最先看到饭菜。在上学的路上,我看到乞丐用汤勺或筷子敲打饭碗,意识到这是乞讨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原来,我们中国人的礼仪是有历史传承的,每个行为都是有寓意的。在餐桌上的礼仪既是文化,更是每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其它国家的餐桌礼仪也是有文化传承的,比如日本吃面声音越响越好,而欧洲讲究喝汤不要发出声音。有些在我们眼中看似荒谬,但却是别人所尊重的。

我终于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行为,虽然餐桌礼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做不做得到对个人修养影响很大。爸爸妈妈对我餐桌礼仪的训练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有规矩、有修养、有文化内涵的人,而我,也会将这些老一辈的规矩教给下一代,一路传承下去。(公众号:我们55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