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的清晨,我们一家人前去溪口游玩。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溪口镇。穿过一条窄长的街道,便到了蒋氏故居景区,整个景区包括溪口博物馆、丰镐房、蒋氏故居、文昌阁等六个景点。
蒋氏故居沿剡溪而建,背山面水,地理位置优越。房屋主框架都是木头的,白墙青瓦,古色古香,一间间、一排排的房屋连接成片,井然有序。
最靠路边的一排房子全是卖各种工艺品和食品的商铺,商铺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最多的就数千层饼店了,远远的就能闻到它的香味,再加上店主卖力地吆喝,实在让人很难抵挡住那香味的诱惑,想去尝一尝。而千层饼店铺的名称更突显出了其历史特色,比如:“蒋咸泰千层饼”“周顺房千层饼”,让人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
商铺之中,有几家照相馆也非常具有时代特色,比如“民国照相馆”,门前还站着一个穿着民国时期服饰的人,正招揽着游客进去拍照。那些游客在照相馆里换上民国服饰,化个妆,着实过了一把穿越的瘾。
我们还在博物馆和文昌阁仔细聆听导游讲述关于蒋氏家族的人物、事迹,有些发人深省,有些令人感动。这一次游玩让我了解了一段历史,也让我增长了见识!
午饭后,我们沿着四明山蜿蜒崎岖的公路回家了,路两旁秀丽的风景尽收眼底,愉悦之感在心底慢慢荡漾。
我书房的桌子上,有一盆吊兰。释卷之余,我总是给它浇浇水,松松土,理理叶子,精心呵护,生怕有一点怠慢。
那年冬日的一个上午,妈妈骑着电动车,带着我驶向了花店。
在花店,我左看看、右转转,精挑细选。在我还没有拿定主意的时候,妈妈指着一盆吊兰,微笑着对我说:“这盆吊兰,放在你的书房里怎样?‘大千香过与汝并,双兰芊芊在我心。’”我听了,高兴得快要飞上天了。
回到家里,我手捧着吊兰,一个健步奔向我的书房,把吊兰放在了花架上。妈妈说:“很快就会长长的。”我打了点水,浇在了花根上。
过了几个星期,吊兰的枝条都延伸到了我的桌子上,连我看书都被影响,我便一天天开始讨厌它了。
直到有一天,我正思考一道难题,那株吊兰的叶子总是刺痒我的耳鬓,或者弄乱我的头发,让我注意力不能集中。我实在忍不住了,手握成拳头,咬着牙,从抽屉里抽出剪刀,把它剪了个一干二净。
本以为吊兰生命力顽强,还能长出来。可过了很久,也没一片叶子再生,我的案头不再翠绿浓浓。我问妈妈,妈妈说我下手太狠,吊兰被我剪死了。
我心的心猛地一颤,恳求妈妈再给我买一盆。妈妈说:“买来再剪?”一句话,我脸烫得都能烧开水了,急忙撒娇卖萌地把妈妈推出了家门。
妈妈回来后,我又把吊兰放在了花架上,此后读书,时不时又有柔叶抚摸我的耳鬓。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不知不觉中,这盆花伴我走过好几个年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