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怀着愉悦的心情,阅读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春天是什么样的呢?是像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
走出楼门,一阵凉风吹来,但这并不是诗中写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也不是《春》中的“像母亲的手抚摸你”而是像陌生人冷冰冰的手贴在我的脸上。放眼望去,天空也不像文中写得那么明朗、清新。而是像蒙上了一层银纱似的,一片灰蒙蒙。我不禁感叹道:“这就是南北方的差异。”
看着这样的天,我的心中也像是蒙了一层纱,阴沉沉的。我怀着失落的心情向前走去。难道北方的三月真的找不出一点儿春的痕迹吗?
再向前走去,一块砖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堵墙的两块砖的缝隙中,一个绿绿的嫩芽钻了出来,也许它的种子是被风吹进砖缝中的,但它却坚强地长了出来,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一片空地上,只有几棵常青的松树和冬青。也许人们都不会发现冬青有什么稀奇,但我却发现它冒出了嫩芽。那嫩绿的叶子显得生机勃勃。而一旁的迎春花也代表了春天的来临。走近一棵桃树,树枝上绽出许多花骨朵。我想不久,它们将变成美丽的桃花。
燕郊的春来的比较晚,但是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是啊,一年之际在于春。我们也要在春天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发奋图强,努力生长吧!
我曾学过拉丁舞。或许是入门较晚的缘故,我的基本功比别人差了许多,基础的舞步也都没有掌握。于是,在无数次比赛选拔时,我总是被一次又一次地刷下来。为此,我曾被很多同学嘲笑。
第三个学期,我终于决定用实力来证明我其实也能学好拉丁。
我不再想方设法地偷懒,而是老老实实地练习基本功,努力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竭尽全力想缩小与别人的差距;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在角落里开小差,而是学其他同学那般围在老师身边,认真聆听并观看老师的讲解与示范;课件,同学们都在椅子上听听音乐、分享美食、聊聊天,而不属于任何一个小团体的我则不断地请教老师,希望可以利用短短的课间来弥补我的缺陷。
尽管如此,当同学们都可以独立下腰时,我在老师的保护下仍然弯不下腰;当同学们能够整齐地随着音乐起舞时,我却总是手脚不协调;当同学们在看过示范,经短短几次练习便能娴熟掌握,我却在多次练习后依旧会遗忘……每次放学后,我都会忍不住地抱怨:拉丁舞真的太难了,我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一点收获。
直到那一课,老师让我们自编舞蹈。当同学们如火如荼地讨论该如何让舞步更华丽优美时,我孤零零地在一旁揣摩每一个基础舞步的相似之处。
很快,同学们开始一一展示。他们都避开了低级舞步,以不停地旋转跳跃展示优秀的基本功。终于,轮到我表演了。
顶着压力,我走到教室中央,跟着音乐节拍开始舞蹈。音乐响起的一刻,我仿佛处于云端之巅,抛开了一切尘世喧嚣,只余那音乐,如流水潺潺,似树叶沙沙,我的脚跳起了舞,停不下来了。旋转、跳跃,留头、甩头,划弧、并步,停不下来了!停不下这一支孤独者的舞曲了!只有跳下去,跳下去,跳到最后!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跃然于耳中,我才停了下来。
看到同学们为我鼓掌,老师也投以赞许的目光,我才意识到,我终于成功了!
自此以后,我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赢得了不少荣誉。
原来,拉丁舞也并不是如我所想的那般困难,只需要比常人多付出些时间、精力与汗水罢了。人生亦如此,在经历磨砺后,蓦然回首,便会感慨一声: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