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儿时的我,总是闯祸。把邻居家新买的青花瓷瓶打碎了;自己玩打火机把头发烧了;把家中鱼缸里的金鱼的眼挖下来,要爸爸做鱼眼吃……以至于,在和妈妈逛超市时,她总说:“你别动东西,想要什么妈妈来拿。别动,我来。”
现在的我,把儿时的闯劲儿也一直带着。不服输,也不怕输,一直相信自己。
有一次考试,我退步了50多名,数学只考了76分,当时的心像被一针一针地刺过,很痛。那显眼的76分,好像在咧着嘴嘲笑我。同桌来询问我的分数,只被我的一个白眼就给驳走了。外面晴空万里,金色的阳光映在同学们笑逐颜开的脸上,可它与我的心情一点也不和谐。
颁奖典礼上,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走过自己曾无数遍走过的路,心中涌起的是失落和不甘。我相信,那条路,我会再走,并一直走下去,直到毕业。
我改掉了以往的懒散,披上了奋斗的新衣。目标是每次考试后,要踏上那条路。
早上,第一个奔向操场,进行忘我的背诵;中午,吃完午饭,回到教室,继续做题,等到不得不走了,才合上书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教室。晚新闻,辅导室里多了一个女孩的身影。晚上9点53仍奔跑在卓越大道上。
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带着我的闯劲儿站回了原来本属于我的位置。
其实这地上本没有路,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是一抹纯粹的曦光,无论我在哪里,都能从记忆中感受到她温暖而圣洁。我最喜爱看她那对故乡人独有的温柔,仿佛在微笑中向我们敞开了心房。
故乡的小河是她欣喜的泪水。它自西出的小河村缓缓流来,经过我们村时,却是不疾不徐,发出清脆的流水声。河流在宽广的大地上留下一道道她的泪痕,无声地滋润着土地,也滋润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幼时的我们便最爱来这里看水,河床看似很低,却能看见大大小小的沙石层层堆积,看得见我们抛进去的小树枝纵横交错,看得见几条叫不上名字的野鱼闪闪发光,偶尔还能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沉浮着不知谁偷偷放下的小纸船,即使知道它一定会沉入河底,却还是满怀希冀的送它远航,成为小河上的一道风景。
故乡的田地是她柔嫩的肌肤。一道道故乡人踩出来的小路将它分成几块整齐的麦田,人们最爱的小麦便在这里悄悄生的芽。我常常看见的是初春的麦田,雪还没有完全解冻,几块几块的雪随意地铺在田里,让人忍不住好好清理一番。新的庄稼还没种下,旧的也才刚刚拔去,这时的田地却并不显得荒芜宁静,因为有不少刚刚结束了冬梦的小动物们寻找食物。若是在田地里蹲一会儿,没多久就能看见几只窜来窜去的野兔,几只偷偷下树的小松鼠,甚至还有一两只小刺猬,这也是初春难得的乐趣了。当然,田地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在底下偷偷蓄力生长的庄稼们,它们代表的可是人们新一年的希望呀!
故乡的人们是她跃动的心脏。故乡孕育出的故乡人有着质朴、勤劳的性格,他们常常面上含笑,待人接物都展现出故乡人独有的风度,他们能乐观看待事和物,绝不埋怨,给予他人一个宽容的微笑。在故乡里,你可以在一条小街上漫步,感受着阵阵怡人的清风,听着故乡人用他们清晰的口音谈话。无论你是在街的这头买一束芬芳的鲜花,还是在街的那头提一篮水嫩的青菜,都会收到他们亲切的问候与温和的微笑。如果生活在这群人里,即使再刻薄的人也会被磨得没了棱角吧。
故乡,是一首浪漫的诗,再华丽的词句恐怕也无法诉尽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吧!即使我现在已经不在你的身畔,阖上眼却仍是你不变的笑容。我愿寄我对你的思念化作一封童话般的信,成为一首对你忠诚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