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挚友约定全球旅游,憧憬的甜蜜还依稀印在脑海;曾经,“飞行员”带飞我的心灵,那翅膀似乎还在上下翻飞;曾经,“音乐家”占据我的心房,房内似乎依然乐声悠扬、灯光闪烁……
不必为学业奔忙的夏夜,与挚友漫步,偶然谈到梦想,互诉今后的愿景。心中洋溢着自豪,一副梦想即将成真的架势。
寥寥数语勾起了我心中那一室灯光闪烁。今天,我会赞叹年少时的放纵与狂妄,为什么是赞叹?大概,在怀念过去的我,不被苍白的现实所囚禁。
那时,一天一元的零花钱,一个月就是31元,足够买个最好的八音盒——“咔嗒咔嗒”地转来转去,叮叮咚咚清脆的音乐,简单幼稚的玩具,却深深吸引着我。八音盒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风车,转动按钮会咯吱咯吱的动,风车旁是个正在插花的女孩,她笑颜如花,无忧无虑。我为之迷醉,却又舍不得冰激凌,只能在橱窗外静静的看着它,转头时,抓心挠肝地不舍。终于,我忍了冰激凌的诱惑,一点一点的存起了零花钱,待八音盒到了我的手中时,心头漫过狂喜。小小的梦想,小小的努力,无边的欢乐。
通往梦想的道路有无数的荆棘,许多人已伤痕累累,却仍看到不尽头,心成了灰色,却由不得自己后退。桌上的作文本,摊开的历史书,学习完才能吃的奥利奥;绿色的世界,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却在一瞬间乌云密布。被现实囚禁的我,捧着八音盒,羡慕着那个插花女孩。为什么梦想不再单纯,变成了各种分数各种考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忘记了单纯的美好,也忘记了波澜壮阔。即便是不可能,也要试着变成一定能。梦想或许也会消失,对它的回忆却一定不会消散。
如果梦想依旧单纯,或许就像那个插花女孩。
聆听蟋蟀奏鸣的声音
我非常喜欢《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它主要讲了:乡下的蟋蟀柴斯特有着奇妙无比的鸣叫声。无意间,它来到了纽约的地铁站报刊亭,被玛利欧收养。它和主人玛莉欧、塔克老鼠、亨利猫成为了好朋友。后来,柴斯特的歌声吸引了每一个坐地铁的乘客,很快,便成了地铁的歌唱家。它深深地感受到亨利和塔克对自己的关怀。秋天来临,柴斯特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
柴斯特是一只有音乐天赋的蟋蟀,或者说它是一个音乐天才,只要它听熟了这个曲调,记住了,并且拉的毫无瑕疵,完美极了!它的声音既像小提琴的琴弦被弓弦急促划过,又像竖琴突然被拨动响起,还像落叶的回声……我深深地被书里描写蟋蟀的声音的语句吸引,这不禁让我想起妈妈带我去参加过的杭州植物园奇妙夜活动,我们在漆黑的植物园里偶遇了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有蛙合唱团的成员们:弹琴蛙发出尖锐且洪亮的geigei-geigei的高声部,斑腿泛树蛙发出的啪塔啪塔的低音部,还有连接不断的姬蛙的歌唱如木棒划过蟾蜍的声响;旁边的草丛里传出的抑扬顿挫的鸣叫声,原来是麦冬丛里的纺织娘,禾草上的草螽,草丛里的蟋蟀,谱写着大自然的美妙旋律!我听了,心想:难怪乔治·塞尔登坐地铁经过时代广场时,会从蟋蟀的鸣叫声构成故事的主干,并在后来为它添枝加叶,让它成为一本可以征服不同国度的无数读者的书。
《时代广场的蟋蟀》是一个有关蟋蟀、老鼠和猫之间友谊的故事,还是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更是一个发自大自然、飘荡心弦的音乐之声。
合上书,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还想再看看那只有音乐天赋的蟋蟀,那只聪明、仗义的老鼠;我还想再看看那只忠厚、老实、热爱音乐的猫,那个友好、温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