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当我想起我这句座右铭时,我就想起那一天发生的事,它对我影响很大。
那天,是一个星期六,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奶奶带着妹妹出去玩了,爷爷也出去工作了,整个下午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别以为这样我就可以在家里为所欲为了,爸爸可是布置了作业给我的,要是完不成,爸爸就要请我吃一顿“竹笋炒肉”。也别以为“竹笋炒肉”会像饭店里的那么好吃,它是特指用扫把柄打我的皮股,威力可不一般呀!
既然爸爸给我留了一个危险作业,那我就从了他吧。于是我就开始作业了,但写的时候,总感觉我的脑袋里有两个小小的精灵。
这两个精灵一个叫正义,另一个是邪恶。正义说:“快点写作业吧,不然的话晚上就要吃‘竹笋炒肉’了。”
邪恶说:“没关系,就一点作业,玩一会儿再写,我们有一下午的时间呢。”
“不,不行!”正义插嘴说。“行,可以的!”邪恶也说。“不行”,“行”……它俩吵了起来,我也不知道该踢掉哪一个。
最后我把它们都踢掉了,我写一会儿玩一会儿……玩一会再写一会儿……晚上,爸爸回家后检查作业,发现我4个小时还没有写完一张试卷,他发怒了,请我吃了顿“竹笋炒肉”,又摔门而去。
我捂着疼痛的臀部伤心不已,想到父母对我的期望,想到自己的远大理想,我真正知道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会一直记住这句话的,并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因为我已经真正懂得:时间最珍贵,一去不回头!
在我的记忆深处,总会想起那个陪伴我童年的地方,见证我成长的地方——昆山书画院。
推开记忆的大门,踏着时光的印迹,我行走于柴王弄,推开那扇位于路的北侧、挂着繁体字牌匾“昆山书画院”的大门。两棵铁树方方正正地立在了门的两旁,如同魁梧的哨兵。书画院就像个四合院,白墙黑瓦,充满江南特色,有着一种独特的情韵。
前厅,也就是我幼时学习国画的地方,两侧各一个教室,我曾在这儿,画过山水、花鸟、鱼虫;画过千山万水、江南风韵。仿佛行走于古人的江南景象,身临其境一般。沉浸于那“小桥流水人家”般惬意悠闲的情态,沉醉于花开鸟鸣的春之景像,送恋于鱼虾嬉戏的欢乐之景。
中院,是一个被四周教室包围的小院子,小院子中央空荡,可角落里却有着一块块小石头堆成的小山和几棵大芭蕉树,每到下课时,同学们都会聚集到院子中,去爬那座不高的假山。若是爬不上去,便坐在假山下的石头上,有芭蕉叶遮挡的地方,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直到上了课才不舍地从院子回到教室中去。
然而,书画院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那么小径了,小径用红的、灰的、黑的鹅卵石铺成,妈妈曾说,她小时的路是用一块块小石头铺成的,走上去的感觉大概一样吧,我心想。小径旁有着几棵高大的桂花树,高过了屋檐,好奇地打探着外面的世界。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就是没进门,也能闻到桂花浓郁、香甜的气味。男孩子们总是有许多鬼点子:用脚踢或不知从哪拿来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用力地拍打着树上的桂花。刹那间,桂花成群地降落下来,飘落到地面上,没有一丝声响,女孩们见状,便会拿一个小瓶子,去收集地上刚落下的桂花。一点一点,很快便装满了整瓶的桂花,散发出甜甜的香气。角落里,总会有些不知名的小野花,还有些野果长得酷似草莓,女孩们总爱去摘,一摘,手上便会沾上红紫色的汁液,很难洗掉。还因此被妈妈教训过一番。最不招人眼的就非属小径后的那片竹林了,我不曾去过,却经常能远远看见那片竹林,不知为何便总会想起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诗句,这大概就是竹高洁、不图名利、坚韧的品质吧。
时光飞逝,转眼间,老书画院已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不再对外开放。而我们,也转移到了新院区,一个现代代的建筑,再也没有曾经的风韵,但我仍不会忘记,在老书画院里渡过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