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时常回想起那年那月那天所发生的那件令我十分愧疚的事。
上学期,我和小学同学小刚分到了一个班级里,再次见到彼此,我们非常开心。
后来,因无意中发现小纸条从空中落下的途中会旋转,像在“跳舞”一般,宛如一个个飞翔的小精灵,于是,作为好朋友,我自然把这个有趣的现象告诉了他。于是,每逢下课,我们都会一同从四楼向下扔纸条。“哈哈,看看你的,那么快就落地了”小刚的纸条总是飞得比我久,而我的总是飞得不远,一会儿就落到了地上。
从那时起,我最想飞得久,我时常观察着风向,以及他扔的手势和角度,渐渐地,我也能飞得更久了。
又一次在大课间活动后,田校长把我们八年级的同学叫到了一起,胥主任双手交叉在背后,说道:最近我们在教学楼下面发现有很多纸条,不知是哪个同学扔的,谁扔的就中午吃饭前到我办公室来,这件事就算过去了!散场!”
听到胥主任所说的这些话后,我的内心十分忐忑:“完了,这下可怎么办啊!”
下课后,我找到小刚,他的脸色很慌张,我拍拍他的自,小声对他说:“一会儿你把错误承担一下,别忘了,我教了你好多题目呢……”小刚没有说话,径直走到了胥主任的办公室,我偷偷地趴在窗边看着,那如雷电般的声音劈在我的心中,我的内心十分愧疚。
从此之后,我和小刚的关系似乎疏远了,一天,我向他提起这事时,他对我说:“没有什么。”听到他说的话,我的心一点都没有觉得释然,反而更加愧疚了。
几个月过去了,每当我重新想起这件事时,愧疚之情总是挥之不去。那时那地,我做了一个虚伪的,掩饰自己的人。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甚至大家,都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年夜饭是过大年最重要的年俗。一般,北方包饺子,在南方则要烧一桌丰盛的佳肴,这是南北不同的过年的习俗。今年,我们家去著名的楼外楼吃了一顿有特殊意义的年夜饭。
去年过年,我就问妈妈,“明年我们去楼外楼吃年夜饭,好吗?“妈妈不解的问:“为什么?”我说:“这是个秘密!”
为什么要去楼外楼吃年夜饭,而不是在家吃团圆饭呢?这还要从我的爷爷说起。爷爷名叫陶海明,今年75岁了,他曾在楼外楼工作了45年,是国家特一级烹饪大师。以往,我们都在家里吃年夜饭,今年我们决定给他一个惊喜,去他曾经工作过的楼外楼吃年夜饭。
除夕那天,爸爸特意开了一辆七座车,带着一家人一起来到了建在白堤上、孤山边的楼外菜馆。它的外观是中国古典建筑,非常精致、有特点。走进大厅,迎面的屏风上写着“2018欢度春节”几个大字。刚走到包厢里,就看到墙上挂着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原来,楼外楼的名字就来自于诗中的名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西湖边的楼外楼,并不是从宋代延续下来的,它始建于清朝末年,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今天的年夜饭,我们享用的美食,除了有几道传统的杭州名菜——龙井虾仁和西湖醋鱼外,还有许多创新的菜肴。当我们正吃着丰盛的团圆饭时,包厢里又来了好多人来拜年,他们有的是爷爷过去的老同事,有的时爷爷的徒弟。爷爷一一的给我们介绍。这些叔叔阿姨说,爷爷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曾给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做过国宴,被人称为“醋鱼大王”。他的徒弟们也都是烹饪大师。退休后,爷爷还经常给准备国宴的厨师们做技术指导。在G20杭州官方宣传片里,也有我爷爷烹饪杭州传统名菜的身影。听着他们讲的故事,看着窗外万家灯火,我们共同举起了祝福的酒杯,祈盼在新的一年里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家庭更加和谐幸福,长辈们更加健康快乐。
这顿特别的年夜饭,既让我认识了爷爷作为大厨的好多故事,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楼外楼这座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的江南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