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童年的记忆作文6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24

我的童年像一片夜空,有许多闪亮的小星星,一颗星星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漫天的小星星汇成五彩的星空,让童年流光溢彩。

那年,我正是小学一年级,爸爸妈妈带我去外婆家过夜。来到外婆家的第二天,外公就问我去不去抓泥鳅,因为我从来没有体验过,当然欣然前往。

外公准备好抓泥鳅的工具,同时脱下我的运动鞋,让我穿上外公那厚重的塑胶鞋子,令人期待的抓泥鳅之旅便开启了。

来到田埂边的水沟,乡野的气息是那样浓厚,宁静而恬美。水沟的水很少,可泥土却湿漉漉的,仔细一看,你会发现泥土上有许多小洞,听外公说那就是泥鳅的出气口。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水面,急切地等待猎物的出现,忽然一条黑不溜秋的泥鳅跃出水面,翻了个跟头就又钻进了水里,好似一个矫健的跳高选手。兴奋的我把手伸进水中一通乱舞,水花四溅,却不见泥鳅的一丝踪影。

我不甘心,决定重来,但得转变战术。这一次用水桶来套泥鳅。我从外公那边拿来一个小水桶,先找到离我自己最近的一条泥鳅,我屏息凝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套住了这条泥鳅。望着浑水中这条小小的泥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但还没等我来得及好好乐一把,当我提着水桶奔向外公面前时,外公愕然,泥鳅呢?再定睛一看,泥鳅果真不见了踪影,原来水桶竟然是漏的!身手敏捷的泥鳅早在不知不觉中逃窜了。好家伙,真狡猾!功夫不负有心人,继失败和空欢喜之后,在外公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收获我的第一桶金。

那天的云特别轻,那天的风特别的柔,那天田埂里,一老一少的嬉笑,一深一浅的脚印永远定格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10月21日下午,我们一群小记者来到戴村镇顾家溪村,实地探秘“古法造纸术”,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到顾家溪村委会,我就被眼前的一台台特殊装备吸引了,于是我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可是毫无头绪。古法造纸传承人顾爷爷,看出了我的疑惑,叫我不要着急。等大家到齐了,顾爷爷先给我们看了一个小视频,让我们大致了解了顾家溪手工造纸的过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个造纸术有二十多个步骤,比如拖竹、削竹、拷白、断料、浆料、热锅翻摊……一直到挑纸,非常复杂,每个步骤都需要娴熟的技术,难怪现在越来越少人能掌握这门手艺了。

我还在顾爷爷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脚礁��料、抄纸和开纸三个步骤。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抄纸这一步骤。我卷起袖子,先把一个带有竹帘的木头框放进一个抄纸槽中,里面是混有原材料的液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整个框拿出来,让纸纤维均匀地平摊在竹帘上,形成薄薄的一层湿纸页,最后把抄成的湿纸移置在抄纸槽旁的湿纸堆上。这就是抄取纸浆,沥去水分的过程,这样可以初步完成脱水。据说就这样一层层地叠上去,可以叠到大约20厘米高。太神奇了!

经过今天的活动,我亲身感受到了“古法造纸”的独特魅力。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把所学的知识告诉我的家人。虽然现在的科技非常发达,但是老祖宗的东西也不能忘记。我真心希望这项从南宋开始,至今已有八百余年的手工技艺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能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