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每家每户的男女老少都要在这天中吃汤圆。
汤圆为什么叫汤圆呢?因为汤圆是圆形的,要在锅里煮,汤圆还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
在这一天中,大家可能都会吃黑芝麻味或花生味的汤圆。但是,我们家和别人家的汤圆口味不同,吃的是水果味汤圆,有芒果、草莓、蓝莓……
这些汤圆的皮口感滑嫩,软而不粘。馅更是香甜软糯、软硬均匀、香而不腻。让人看着垂涎欲滴,闻起来味道鲜美,吃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现在,我和奶奶要开始包汤圆了。我假装心不在焉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做汤圆都要准备什么?”奶奶一边系围裙一边答道:“去帮我拿一袋糯米面,几个碗,几瓶果酱,两双筷子。”“来啦!”
做汤圆开始了,先要把果酱倒进一个碗里,加入温水,搅拌成型。再把糯米面平均分成一个个小圆球,用手指在每个圆球上按出一个凹槽,将果酱倒入凹槽中,密封开口。不一会儿,各种口味的汤圆就做好了。
把一颗颗汤圆倒入锅中,犹如一片片云朵在空中飘动。最后一片片云朵被端上了桌。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我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得来的成果啊!
垃圾分类,这个词语从我开始懂事的时候就模模糊糊地听到电视或是老师经常在说。并让我们并学着做。
其实,真正带我学习垃圾分类的进行垃圾分类,并开始实践的是我的奶奶。她是比较节约和爱干净的人。她经常把我们家喝过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还有一些废纸等收拾得干干净净装在一起拿去卖,她说这样废物利用了,又赚了钱两全其美。还会经常把一些用完的电池和一些坏了的玩具什么的都装在别的盒子里。怕我会拿着电池当玩具玩。每次出门的时候,奶奶就会顺手把这些不要的垃圾扔在门口的垃圾桶里。我刚开始还不是很懂,奶奶为什么这么做。
后来,去了学校,听到老师教我们的垃圾分类。我才知道,原来奶奶这样做就是垃圾分类。老师教我们把可以再次利用和不能再次利用的垃圾,放在不同的两个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一个是不可回收。
我也经常和同学学习,讨论垃圾分类的的方法。每次老师带我们春游或是秋游的时候,我们要用两个袋子进行垃圾分类,把看到的垃圾顺手捡起来,进行分类,老师说,我们这样才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希望人人都可以顺手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地球就变得更加美丽了。我们就会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蔚蓝的天空和蓝蓝的大海,人人都露出甜甜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