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22

人人都有童年,作家迟子建的童年在大兴安岭的山野中度过。她用她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灵感受着童年的每一天。读完《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我仿佛也走进了作者或明媚或忧伤的童真故事中。

在她的童年里,最能吃的当属火炉。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就越多,他们整天上山砍柴,却总也填不饱它的好胃口。火炉的歌声让作者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快乐。

最美味的记忆非属“采山”。大山里应有尽有: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香气蓬勃的草莓,都柿(蓝莓)、山丁子、稠李子络绎不绝。你可以尽情地享受野果的美味。

那么,最有趣的就是看露天电影了。上世纪70年代的孩子,脑海中都有万人空巷看电影的回忆。作者记得有一年夏天,她从山村步行到县城,看了电影《沙家浜》,里面的人物对话时都咿咿呀呀地唱,所以她认定沙家浜那里的人,说话都要唱着说。一回到家,作者就缠着问父亲,电影中那个唱着说话的地方在哪儿?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代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中宝贵的时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童年回忆。生活在当代,我的童年无疑是灿烂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但是多元化的书籍信息网络途径让我体会到各种色彩的童年经历。

在迟子建的回忆里,童年是会唱歌的,那里有淳朴的乡情,晚上的蛙鸣,清晨的鸟叫。在贝多芬的回忆里,童年是酗酒的父亲,温柔地母亲和关在阁楼里无穷无尽的练琴。在高尔基的回忆里,童年是早逝的父亲,再婚的母亲,专横暴躁的外祖父,成绩优异但失学的困苦生活。

古往今来,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惨的童年,我发现但凡伟大的人,他们在回忆自己幼时经历时,无不带着乐观的笔调,带着积极向上的张力,带着永不放弃的希望!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奋斗不息,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看过这么多的童年,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心观察、记录自己的童年“照片”。最是梦回在童年。

星期五下午,我看着堆积如山的作业,又愁又累,又看了看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妈妈,羡慕的恨不得和妈妈调换一下角色。正想着,突然“��”的一声,我突然手里拿着一部手机,诧异的我,向书房里看了看,一个小女孩坐在椅子上正在写作业,我想应该是因为我和妈妈调换了角色,于是我就要来尝一尝当妈妈的滋味。

过了一会儿,我切了一些水果,送到“女儿”的书房里,她不但没有领情,还冲我大喊:“没看见我正在复习吗?”还给我端来不喜欢吃的水果,好烦呀!”我愣住了,按照我以前的脾气,我现在一定是忍无可忍。但是我现在是当妈妈,不能耍小孩子的脾气了,于是我咬了咬牙,端着水果走了出去。

之后我又看见洗衣机上放着许多脏衣服,于是我就拼了命的洗起衣服来,我的“女儿”又端着一大堆衣服走出来,给我扔在地下,说:“我这周要穿的衣服,给我洗了,洗干净点!”,听完这些话,我顿时觉得自己像极了一个保姆,便拿起“女儿”的衣服,无奈的洗着,正在我洗衣服的时候,“女儿“穿好衣服,准备出门,我问她:“你去哪?”她一声不吭的走了?快九点了,“女儿”还没有回来,我正准备去找她,她突然拿着许多零食跑了回来,走进书房,并关上了门。

“��”我又变回了我的样子,觉得我这个女儿太不孝了,冲出去看见妈妈仍然在辛苦的洗衣服,于是我走过去说:“妈妈,我来帮你洗衣服”妈妈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