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这个时候光景,我总会想起我那已故的祖父。
他有着端正阔大的鼻子,厚嘴唇,一双明眸眉清的眼睛,苍苍的白发,看上去挺高大威武。他是一位退休多年的教师。
他是一个既和蔼,但却在日常生活中对我及其严厉的人。他要求我从小就得培养学习兴趣。从我四岁时开始,他就天天教我背唐诗宋词。印象中,我背的第一首诗是“诗仙”李白写的《静夜思》,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祖父教我读完后,便滔滔不绝、语重心长地说:“这首诗是李白在外面思念故乡时所做的一首诗。在外面待久了,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故乡的亲人。我以前在外求学,刚开始,当地的人文历史和优美景色都很吸引我,总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可日子久了,却愈发想念记忆中的故乡,想念老母亲做的饭,想念我那左邻右舍们。这时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才是最珍贵的。”
起初,我不太理解祖父说的这番话,总觉得哪里生活不是生活。但现在我也在外求学了,我才真正明白祖父说的那番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每到节日,我就愈发想念我的故土,想念我那些儿时的玩伴。
除此以外,祖父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道理、生活经验,分享了他的许多人生故事。他还要求我每天花半小时来阅读,坚持每天写日记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谢谢您,祖父,谢谢您的严格要求,才有现在勤奋好学的我。
祖父不仅是个既严厉又和蔼的人,还是个老实敬业的人。
听祖母说:“三十多年前,祖父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因刻苦工作,老实做事,不久就被推选为副校长。在当时的年代里,老师的工资很低,祖父担心教师们因工资低而无心教书,便卖掉了家里的一些贵重的财物,将卖来的钱财作为工资派发给教师。以此鼓励教师们认真教书。
祖父在的时候,常常教诲我说:“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踏实,学习要刻苦,工作要尽责。”这既是他对我的要求,也是对我的期望。祖父,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谨记您的教诲,砥砺前行。
祖父不到古稀之年就去世了,也许是积劳成疾吧。祖父,愿你在那边一切安好。
生活,充满着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位,但有些人却永远也看不到爱的存在,他们天天只会说生活枯燥无味,但他们却没有发现,其实爱一直就在。
武汉到太原的客车到站了,一个头发发黄,个子很高,身材很好,打扮时尚的女人走到我们面前,我愣住了,仔细一看,才认出那是姐姐。我不敢相信,以前那个听话,可爱的姐姐,变得不一样了,我再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从车站到回家的路上,我们什么话也没有说,因为我真的找不到一个共同的语言,姐满口的武汉话,让我反感,我不愿理他。
直到回了家,我们看到了二姨(也就是姐的妈咪),我本以为他们俩见了面会像我和妈妈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毕竟有好几年没见了。可是没有,姐呆呆的看着二姨,二姨往前走的脚步停住了,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僵住了,我为之一振,今天她的回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看二姨么?可是为什么见了面却是这样?我不解,真的不解,可能没有人会发现,二姨的心也同时僵住了吧?
从那天开始,姐的无情让我心冷,我和妈妈,一个星期不见,在一起的感觉就像好几年不见一样,每周都是如此,可是姐为什么会是这样?、顿时,一切幻想都化为乌有了,我心里只是想着她怎么还不走?她什么时候走呀?每当他出现在我面前,我都会呆呆的看着她想,“她怎么变成这样了?这还是她么?她忘了二姨曾经对他的付出了么?二姨被人骗走,怀着姐回了家,二姨坚持要把姐生出来,姐就这样安全的出生了。可当家人再次说要把接送人时,二姨一次一次的维护,姐留了下来,二姨一个人把姐养大,给她最好的生活,她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条件,可是她却从来没有珍惜……”算了,她又不是我亲姐;算了,二姨又不是我妈;算了,我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心里一次有一次的告诉自己,二姨又没说什么,我管那么多干嘛?
我一次一次的告诉自己,可姐的行为却又一次又一次让我的反问。算了,不管了,这次真的不管了,心情被她搞得糟透了,没事管她干嘛?我责怪起自己。
过了几天,姐真的走了,在一个雨天,她就这样没有什么留恋的走了……后来在妈妈的嘴里得知原来姐,这次回来给二姨拿了好多东西,还给我二姨很多她自己在外面挣的钱,我才知道原来姐心里一直有二姨,有我们。
那时我才知道爱原来一直就在,不论跨越了多少个城市,爱永远没有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