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重读经典作文5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16

开学初,一本本尘封已久的经典书籍被重新翻阅,重拾起儿时的点滴……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重读《诗经》,我不仅读到了炽热的爱,更读到了征战的痛,读到了纷乱年代百姓的苦。一部《诗经》,谁说只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说只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那雨雪霏霏中是多少归人的愁苦;听,那“无食我黍”的悲愤是多少百姓的心声。《诗经》用最浪漫的形式传达着最深沉的情感,好像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汩汩而出,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最原始而又最深远的力量。

朝闻道,夕死可矣!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逝者如斯夫!

重读《论语》,我突然发现,那个白发苍苍的孔圣人并非我印象中那个一板一眼、慢条斯理的“书儒”形象。为了实现“仁”的思想,他处处奔波,心急如焚;为了教育学生向善,他苦口婆心,甚至声嘶力竭。他心系天下,为社稷而急,为百姓而急,为“仁”之不行而急。

你听,“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是他真真切切的心声;你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他的宽厚更是他的执着与勇敢。

站在历史远处,重读经典,我们听到的是古的风翻开书页的声音,回想起的是对众生的悲悯情,是对生命的敬畏心。

春深夏浅的一个周末,我被寄居到了乡野的姨婆家。“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清新开阔的田园,明净无尘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河水……这里步步生美景,宛若一幅幅优美迷人的水彩风景画。

清晨,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唧唧喳喳的雀儿唱起了新歌,公鸡不甘寂寞的加入合声,这动人的晨曲唤醒了沉睡的人们,也唤醒了沉寂的村庄。河边的柳树垂首梳妆,嫩绿色的枝条点起朵朵水花,在太阳光的折射下犹如一朵朵七彩的琉璃花。两岸的河埠头上挤满了洗衣、淘米的阿婆阿公,打招呼声、玩笑声此起彼伏,随着流淌的河水传得很远很远……

午后,姨婆家的小黄狗咬着我的裤管,诱我一起去撒欢。绕过蛱蝶纷飞的菜园,是一大片叠翠幽深的竹林,枝干修长,亭亭玉立,竹子虽然婀娜多姿,却又凌风傲雨自强不息。铺满竹叶的地上冒着一顶顶缀有黄穗儿的褐色帽子,原来是破土而出的竹笋,它们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好奇娃娃,贪婪地吮吸着春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风中生长,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梦想着冲破云天,窥探宇宙。走出竹林,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田野种满了油菜花,大地似乎涂了一层厚厚的金箔,金光灿灿,耀眼无比。微风拂过,油菜花田就像金色的海洋荡起层层波浪。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花海,芬芳沁入我的心脾,金黄遮盖了我的眼帘,我觉得自己就像一片坠入花丛的水滴,渐渐地融化在这金色的世界里。

夕阳下,我追着水流回返。河湾里传来了渔翁的喊唱声,一艘小船荡荡悠悠地停在水中央,河里扑腾着鸬鹚鸟,鸬鹚鸟一抬头,渔翁的长杆就伸过来一勾,鸬鹚鸟便在渔翁的手里张嘴吐鱼。岸上炊烟袅袅,姨婆呼归声声,这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恰是最美人间烟火色。

水乡的田园生活就像一卷画,一首诗,更像一曲动人的旋律。密织的河流、层叠的稻浪、盎然的农院,就是这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高音谱号,热烈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