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作家,在别人眼里,一定是温柔文静吧!实则并非如此,和全世界的妈妈一样——爱唠叨。
那年,我们去上海参加夏令营,路上,在一家书店,我们几个女生发现一个大纸盒里放置着不足掌心大的小书,瞬间就爱不释手。于是,这些可爱的小书便有了主人。
我们商量把书放在桌上拍照,周围不放参照物,使书在照片中显出特写来,然后,把照片发给各自的家长,看看能否“忽悠”成功。
照片发送后,同伴们的家长表现得极为淡定。然而,我妈——“晕,你带那么重的东西上路多麻烦”“出门少买点东西”“你要累死啊!去北京怎么背”“你怎么这么傻”“我为自已生了这么傻的女儿感到无比悲催”“出门在外,买什么也不要买重的东西”……微信消息接连不断地发出,我只说了三句话,而母上大人“刷刷”回了几十条,速度如子弹出膛。母上大人,你的反应有点夸张了吧!
我想了想,于是明白了——我妈一定是把不足掌心大的小书想成《新华字典》一样大了,甚至跟家里那本《现代汉语词典》一个级别大吧?我立刻把书放在手中拍照发给了她,停止忽悠。母上大人看到了此书的真实大小,终于消除了担心与着急。
在我眼里,我妈是一个虽然嚷着我傻,却依旧能让“傻”字蹦出温暖的、神奇的不可缺少的存在。
厚厚的青绿色外壳,四只笨拙的脚蹼,椭圆的小脑袋,一双黑不溜啾的眼睛炯炯有神,脑袋两侧有两块红斑,似小腮红一般,显得颇为可爱。
这,便是我们家庭的新成员——乌龟。
刚来家中时,这个小家伙很怕生。它默默地蜷缩在墙角,时不时探出头打量着我们的举动。它瞪着双眼,警惕地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眼神中充满了害怕、无助、彷徨,似身在敌营一般。面前的食物分毫未动,我轻轻用手想抚摸它,它立刻把头缩在龟壳之中,久久不肯出来。直至我走远,它才小心翼翼的探出小脑袋,用鼻子仔细地闻了闻食物,吞咽起来,眼中的警惕与害怕也减少了几分。
日复一日,我细心照料,为它准备食物,为它料理它的小窝……这位“胆小龟”也开始活跃起来,它不再拘束,每次一听到我们回家的声音,立即迈着它那四条小短腿,背着那重重的壳,向我们走来。它探头探脑,眼晴还不时瞥向它的小碗,似在倾诉“我饿了”。它的眼神不再彷徨无助,不再害怕担忧,取而代之的,是友好,是亲近,是依赖。
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的照料,让那颗漂泊不定的心从此沉埃落定,不再彷徨,不再担惊受怕。那只“胆小龟”便是爱的关怀的最好诠释。
乌龟看似坚强的外壳下,其实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那微笑的背后,藏着那颗易碎的心。乌龟需要被关爱,人也一样。一声问候,一句鼓励,一个眼神,这些不经意之间流露的温暧,填补了那颗空洞的心,给予人以爱的力量。
爱的关怀,治愈心灵。爱的关怀,温暖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