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蜿蜒地流向我家旁边。微风轻拂着岸边的杨柳,我站在跨河的石桥往下凝望,忆起了童年的趣事……
那条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每当我课余休闲时,我都会去那里转悠。
太阳照耀着在林间奔跑的我,光芒在每一个角落温柔地流淌。柳枝绿了,像是用彩铅染上去似的,风儿吹过,有水墨中国画的感觉,连桥下游动的小鱼儿,都好像水中的墨点,随波轻轻游动。
我坐在临水的栈道上,双脚悠悠地晃荡,随风飘来若有若无的花香,令人沉醉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远处的鸟儿轻啼着,没有争斗,没有波澜。我回头一看,呀,迎春花开了!我一扑腾,摘迎春花去了。
当看着金灿灿的迎春花,忍不住摘了一朵。闻了闻,咦,痒痒的。定睛一看,呀,原来上面还有一只蜜蜂!
我急忙扔掉花朵跑了,但是蜜蜂似乎认定了我,要报复我打扰它采蜜的雅兴,紧追不舍。虽然说只有一只,但也让我惊慌失措。眼看着蜜蜂向我撞来,我马上跑进了紫金园。我沿着小路冲刺,拐了好几个弯,直跑得气喘吁吁双腿僵硬,但蜜蜂仍然嗡嗡地穷追不舍。当我躲进梅花树林时,那蜜蜂终于忘记复仇专心地采起蜜来了!我长吁一口气,暗自窃喜,悄悄地逃离了危险地带“,并发誓再也不惹蜜蜂了。
时光匆匆流走,童年已过去大半,我也不会再干那种傻事了。可当我回忆起这件往事,嘴角依然会微微上扬。
“五月五,是端阳,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把买来的艾叶挂在门上,人们还会吃五黄。
一大早,我和妈妈准备了一些粽叶、蜜枣、五色线和糯米要包粽子。妈妈在做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她把干粽叶放进锅里煮了一会儿,又焖了十几分钟,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把粽叶煮一下呢?”妈妈对我说:“这样可以使粽叶很快变软。”然后又把粽叶捞出来,放在清水里一张一张地洗干净待用,接着又把糯米淘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开始包粽子了,我也跟着妈妈一起学学包粽子。
妈妈最拿手的是包长粽,她包的粽子个个大小均匀样子好看。妈妈先拿了三张粽叶头尾相向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再舀一勺米放进漏斗里,然后塞进去一颗大大的蜜枣,又在上面用米填满,接着只见妈妈左折折右折折三两下就把粽子包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线把粽子紧紧地缠绕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妈妈包起来很容易似的,也拿了几片粽叶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一开始还是蛮顺利的,当我把漏斗做好,米和蜜枣都放好准备包起来的时候,米就从两边不停地往下掉,怎么都弄不好。妈妈对我说:“包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说完,就手把手地一步一步教我做,可是我包的不是米会漏出来,就是松松垮垮的,不像粽子,一绑线就全散架了,看来包粽子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呀!最后我以失败告终,想着还是等着吃现成的吧!很快,妈妈把粽子全包完了,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煮,大约过了三四个小时,粽子熟了,满屋子的粽子香味一串串都带着水汽,香喷喷的,我迫不及待地就抓起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端午节,吃着美味的粽子,听着妈妈讲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我觉得特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