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道路中,我从小就开始自立,独立的生活。别的父母总是为自己孩子操心、唠叨。而我的生活却不是这样子的。
在我小时候,我住在农村,胆子比较大。在五岁时父母在老隆买了房子,托大姨照顾我一直到一年级。6、7岁,我就开始一个人睡。有天夜里我怕得要死,一直哭个不停,爸爸反手就是一巴掌,然后回房间把门锁上不让我进来。于是我躺在床上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从此以后我都很少和父母一起睡觉。我二年级一个人回家,三年级自己坐公交车上下学,去补习班。五年级开始上住宿学校。那时我特别讨厌父母。当别人还和父母一起睡时,我就被爸爸打得一个人睡;当别人父母接自己孩子上下学时,我就开始独自一人走路、坐公交上下学。
那时我很恨自己的父母,但在一次夏令营中,我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
五年级时,爸爸给我报了一个夏令营,第一天晚上睡觉时,很多人不敢一个人睡,他们还不会洗衣服。我很好奇,都这么大了,还不敢一个人睡,有几个女生都害怕哭了。原来,他们到现在还和父母睡,衣服都是他们父母洗的,而我二年级时父母就让一个洗自己的衣服了。
突然,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比别人自立,独立。原来就是父母从小对我们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是依赖别人。怪不得别人都没我自立,原来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从那次夏令营过后,我改变了对父母想法。我终于明白他们是希望我早点懂事,独立。要不是父母,我早就成为哭鼻子中的一员了。男孩、女孩们快从父母的保护伞中出来吧!还有更多的事情和困难等着你们呢!
一会儿,夕阳染红了半片天空,仿佛给天空盖上了层红纱。
——题记
见到了她,便是一句好久不见,听人说春天三日晴,许久未见到晴天,自然也未见到夕阳。
也只是放下手中的笔向窗外望去。墨水浸透了本子,也是浑然不知,一心想着这夕阳。三月的樱花也该开了吧,伴随着夕阳落了一地,瞧见她这般美丽,便增添了许多兴味。起先只是掀起一点点的红润,一旁的云霞也染上了颜色,缥缈幽沉,在一旁回转,过了一会儿,夕阳染红了半片天空,泛着一点微光,如一位害羞的少女,天空全是碧蓝与胭红相交织,如一副别有生机的山水画。
当再仰望天空时,夕阳已经弥漫了整片天空,仿佛一位少女终于露出了笑容,夕阳很红,如血似织,还有些暗暗的昏黄。我下了楼,想要仔细看看这美景,树木在她的照映下变得浅红,金色的光洒在小径上只有独自一人的我,仿佛这如此美丽的景色只属于我,向她挥手,向她微笑,她似乎也只照着我寂寞的一个人,背影映在小径上,渐渐地,只有一点点昏幽,背影也逐渐消失,而我也独自一人走在这里,走着,漫无目的的走在这小径上。
心里像是也想说些什么,但始终堵住了,一点点的泪在眼睛里闪了闪,是什么让我如此悲伤?是离别的诉苦,还是烦闷的惆怅,也许是见了夕阳,这般美好的东西怎就这么短暂,天色只是暗了下来,太阳落山了,便想起了李商隐的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忧伤惆怅?是悲伤憔悴?夕阳散去,留下黑暗,只有度过这漫长的黑暗,才能迎来黎明。
想着自己仗着无限青春肆意消耗,内心逐渐空虚,夕阳短暂,总会散去,人生短暂,总会结束。我不能再继续迷失方向,我的青春终将会结束,我不能静静目睹这没有意义的结束。借着这余留下的微光感慨人生,美好的东西如此短暂,只有珍惜才能体现意义,恋,恋着无限好的夕阳,流露出一点伤感。就坐在这长椅上,目睹着这昏暗,想想光明。
从长椅上坐了起来,向天空挥了挥手,我,我也精彩的走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