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个子,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爱把头发轻轻地披在脑后,皱纹爬满了她的额头,仿佛能看透学生的心思,她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或许她简单平凡的外表不能给你留下太多记忆,但只要提起她的绝活,无人不拍手称好。
李老师的“绝活”之一是可以把小数、分数、百分数的转换熟记于心。当大家还在草稿本上算得稀里糊涂时,一黑板的算式已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除了这些,她还可以把3。14乘以1~10和3。14乘以12~102倒背如流。这是需要多么惊人的记忆力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啊!正如一句名言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李老师的“绝活”之二是上课很少拿书。她只需要拿着道具就能讲完一节课。虽然不看书,却总能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而且讲得滔滔不绝,有声有色。如果讲到某一个重要的概念,需要记、背的,她都能准确地告诉你这个概念在书上第几页第几行的左上角还是右上角,而且从未出过错。可这顶多算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更绝的还在后面呢!
这最绝的就是李老师画圆从来不用圆规。因为上“圆的周长和面积”时,上课时总要画圆。而每到这时,李老师总是不慌不忙地在粉笔盒里拿出一根粉笔,小拇指轻轻地按在黑板上,大指盒食指捏着粉笔,快速的旋转一周,一个要大可大,要小可小的标准的园立即出现在你眼前。每到这时,教室里总是“哇”声一片,有的人还偷偷的模仿老师的绝活。
好一位“绝活”老师。
知道“丰收节”吗?告诉你听吧,这是我们学校才有的“丰收节”呢!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师和家长们要带我们走出教室,到农田里去体验的农耕生活。我特别兴奋,因为大家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家特意提供的——我外公的菜地。
我们拿起锄头,兴高采烈地走上了去菜地的路。虽然是秋天,但田间小路上依然绿意盎然,五颜六色的花儿也都竞相开放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勤劳地采着蜂蜜。沿途的菜地里,各式各样的蔬菜长得正盛,微风一吹,它们似乎都在向我们炫耀着自己,让我们快点把它们采进菜篮。
就从我外公的红薯地里开始我们的采收。一开始,家长们怕我们没经验,就先用铲子把四周的泥土铲松,然后用小锄头把红薯叶给堆在一边。我们哪里等得及家长们做准备,早早捞拳扎袖,开始了挖掘。男生拿起铲子,把土翻了一遍,女生们跟在男生的后面把翻过来的红薯捡起来。捡了好久,我们发现篮子里只有十几个红薯。这可不行,我们可是要和别班同学比赛的呢,不能输!我趴在地上,一阵狂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小红薯,而且还不小心被我给挖坏了。妈妈告诉我们:“你们用手或是用小锄头挖泥,如果看到了根,那你们沿着根花挖肯定能找到的。但是一定要小心些,不能太用力,不然红薯就被挖坏了。”我们按着妈妈说的方法找,一个、两个、三个……一下子就找到了很多红薯。我仔细观察着一个大红薯,发现都它被虫子咬坏了。那些虫子把红薯当成了家,虫子咬出的洞,像是几个比珍珠还要小,比珍珠还要圆的隧道。这些小虫子可真会享受,住在这样美味可口的家里。“真可惜,外公种红薯可不容易,天天都要下地浇水,这些虫子太坏了!”我喃喃地说着。
时间过得真快,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这次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古诗《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