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们把梅,竹,松称为岁寒三友,它们常常傲霜斗雪迎冬开放。他们当中的竹子却更具有不平凡的特点。
竹子是一种常绿植物,青翠欲滴,十分可人。无论是高山上、破岩中,只要有扎根之处,就会长出几株竹子。这正如清代诗人郑燮的诗中所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在岁寒三友中最高风亮节。竹子的身躯挺拔,上有许多的竹节,象征着它不屈不饶、宁折不弯的气节。这是竹子最为人知的寓意之一,而人们也常常以竹子来代替气节。古人说:竹,有节也,高风亮节是竹之本色。
竹子是扎实的,更是坚韧的。当我们听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时,你可有想到竹子为立根在破岩中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当竹子很小的时候,竹根就不停地吮吸着养分,随着慢慢生长。
作为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竹子,其用途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每每想起关于竹子的产品,都不得不由衷的感觉竹子的百用,可以食用、造纸、制作装饰品和生活用品,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竹子象征着骨气和君子,有着刚正不阿、坚持自我的意义。此外,由于其外貌一直为翠绿,所以人们认为其素面朝天,简约淳朴,所以它也是淳朴的象征。
竹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竹为人奉献了它的全部。我因而赞美竹。
陪伴,是一缕阳光,虽不耀眼夺目,但却温润如风;虽不灼烈似火,但却暖人心田。初遇骄阳的欣喜,日照当空的温和,日落归山的留恋,这是陪伴,也是牵挂。
曾记否,柳绿花红之时,春去秋来之日,你似骄阳般闯进我的生活,似一颗石子落入水面,掀起层层波澜。初遇你,欣喜、激动、无措的心绪涌上我的心头。不了解你的秉性,不知道你的爱好,就这么茫茫然成了朋友、邻居甚至同学。而你的眼眸却在我的心中留下烙印,纯粹而无杂质,仿佛装满了星辰,却有个太阳掺杂其中,照亮了灰暗。也因此,让我想要接近你,成为你身边的一员。
曾记否,烈日灼灼之时,莺啼蝉鸣之日,彼此熟悉的我们不再像初遇的骄阳,却像正午的暖日,温暖和煦。一起上下学,一起玩乐,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课下的玩笑,课前的八卦似乎成了我们的日常,午后的阳光洒落,树前的知了蝉鸣,那是回忆中最温馨的过往。而你的盈盈笑意却被我收入心中,那是一个似阳光般灿烂而美好的笑意。
曾记否,大雁南飞之时,鹅毛纷飞之日,我们终要分别。搬家宴会上,你偷溜将我拉走,在街上转悠,美其名曰:分别的陪伴。你带着我走遍了我们去过的所有地方,你记得我们玩乐的每一条小巷,记得我们一起欢笑的道路,记得我们度过的分分秒秒。到最后,只能一个在家门前,一个在车上挥手告别。落日照耀下,你的包子脸上是落日归山般的留恋、不舍,以及满满的忧愁,趁着这最后一次的机会,将你的包子脸纳入我的怀中。
梦醒三更,闭上眼,你的星眸,你的笑意和你的包子脸,组成了记忆中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你。长达六年的陪伴,在我平淡无波的岁月中留下了痕迹,而陪伴的结束,让我恍悟了那条痕迹的名字——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