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味。北京烤鸭,内蒙古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边的风味小吃,可谓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可是我却对家乡的小吃——鱼腐情有独钟。
我的家乡坐落在云浮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景色宜人,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村民们平易近人,和睦共处,再配上鱼腐这一道美食,简直令人感叹。
鱼腐,也叫鱼豆腐,是用鲮鱼肉,加上生粉,鸡蛋等搅拌至肉质松软,做成肉丸状,再用油将其炸至金黄,便可以吃了。
关于鱼腐,我们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两兄妹,他们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到了准备过年的时候,兄妹俩实在过不下去了,便向邻居借了点鲮鱼肉,鸡蛋,油等,自己做成肉丸状,再放入油里炸。
做完后,这道鱼腐散发出阵阵香味,将邻居们吸引过来,纷纷询问兄妹俩这是什么。品尝一下,邻居们感到美味极了,让兄妹俩做多些他们吃,并给他们许多钱,从此,兄妹俩靠着做鱼腐挣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而鱼腐也就流传下来了。
鱼腐外表上是金色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金子一般绚烂,光彩夺目。吃入口中,只感到又酥又软,细腻可口,当你沉浸在这浓浓的香味之中,舍不得将它吃下去,细细地咀嚼,只觉得鱼腐的香味释放出来,宛如一场大爆炸,将香味扩散开来,逐渐蔓延到每个牙齿的缝里,只感觉整个喉咙都润滑起来,整个肠胃,乃至整个身体都感到阵阵舒服。这时,口中留着淡淡清香,让人回味无穷,又忍不住多吃几个。鱼腐可以和金针菇一起煮汤,美味可口;可以用来炒面,香味四溢;也可以和娃娃菜一起煮,香中又有一丝清新,简直是人间极品,让人赞不绝口。
品味着这美味可口的鱼腐,仿佛是在品味家乡的风味,让我领悟到家乡的味道:悠远如城,热情如人。
从小学起,我的体育就不行。每次体育课,我都是破罐子破摔。妈妈多次跟我说:“身体好是做好其他事情的前提,你不能不重视体育。况且,到了初中,体育还要中考呢。”“哦!”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反正我就是没有体育天赋,怎么努力也搞不好的,放弃一门体育又怎么啦!
到了初中,体育课比小学紧张多了。别的同学都在刻苦练习跳绳,绳子甩得“呼呼”直响,我在旁边看得眼花缭乱。“我反正跳不到这么快!”我气馁地看了一眼,拿起我的绳子,软绵绵地跳起来,别说“呼呼”的声音了,有时候声音都听不见。一堂课下来,同学们都气喘吁吁,脸上的汗水淌成了一道道小河,而我,气定神闲,清凉无汗。
初一第一学期每节体育课,我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我根本没把体育当回事,反正我是准备放弃体育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带我到楼下跳绳。那一天,阳光明媚,我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说:“我们到楼下练跳绳。”我虽然百般不情愿,但一看到妈妈那凶狠的眼神,也知道拗不过母亲大人。我拖着跳绳,慢悠悠地来到楼前空地上,仍然像以前那样,跳一下,顿一下,绳子也好像专门和我作对一样,我跳不到几个就会被它绊住。
妈妈气急败坏,眼睛瞪得溜圆,气壮山河地喊道:“你这懒洋洋的死像还叫跳绳啊,像你这么跳,一辈子都跳不好!”我被她那狰狞的面目给吓坏了,只好拼命地跳。结果,手忙脚乱,越跳越差。更糟糕的是,每一次甩绳,绳子直接打到手上,手背打出一条条红印子。最糟糕的是,妈妈变本加厉地挖苦我:“你真有本事,跳绳能打到手,你有没有脑子啊!”我又气又急,忍住泪水,拼命地跳跳跳,绳子也是疯狂地打到我的手背。不一会儿,我已经大汗淋漓,手背也惨不忍睹,我伸出红肿的手背给妈妈看,妈妈看都不看一眼,一把挡开:“像你这样的猪脑子,一点方法不讲,平时还懒洋洋的,当然是这个结果。”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一定要学会跳绳,轻易放弃只会自取其辱,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易放弃的。”
之后,我非常刻苦地练习。我是没有体育天赋,但我不断地练习,一定能缩小和别人的差距。每节体育课,我都认真地跳,仔细地观察别人的动作。每天晚上,我在家依然坚持跳绳。开始,仍然会打到手背,我都咬咬牙,心里一遍遍地说:“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挺住!”“要脚尖着地”,“不要跳得太高”,“两只手相对,不要朝上翻”……妈妈没在对我咆哮,只是不时地在旁边指点两句。我默默地点点头,继续努力。我明白,努力了,并不一定能跳到一百分,但不努力,一定会很惨。
虽然每次跳完,我都累得瘫倒在沙发上,但这一次,我一直都没有放弃。突然有一天,我就可以一分钟跳九十几个了,一百多个了,而且再也不打到手背了。虽然现在一分钟还跳不到满分178个,但我相信,一直这样练下去,一定可以的。
本来我可以放弃的,幸好我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