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盼啊盼啊,终于盼到了美好的春节。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改头换面”,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拼命从外面买来各种各样的年货:有又大又圆的灯笼;有红艳艳的春联;还有五颜六色的福字……奶奶更是年货制造机,她做出了:咸肉、香肠、烤鸡……简直数也数不完。爷爷像一台吸尘器,把家里的角落“吸”得一尘不染。我呢?我和别的孩子一样,都忙着买鞭炮、放鞭炮了。
大年三十晚上,是最温馨的。我们全家和亲朋好友一起围在餐桌旁吃着年夜饭,餐桌上的美食也应有尽有: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可口的蔬菜;还有团团圆圆的汤圆……我们相互敬酒,相互说着祝福语,快乐极了!我对爷爷奶奶说:“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爸爸妈妈对我说:“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
最热闹的就要数放烟花了。我们把买好的烟花搬到院子里,然后爸爸用打火机点燃导火线,无数的烟花冲上了天。烟花的形状也五花八门:有的像绽开的花朵,争奇斗艳。有的像仙女散花,美丽无比。还有的像五彩缤纷的彩球,把天空装点得美不胜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伴着鞭炮声,默默许愿: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一层楼。
跨入小学的校门,六年的岁月如同影子般默默跟随着我,如今,岁月将影子拉得狭长,岁月也无形中催促着我成长。如果说,六年级便是我小学生涯中的朝阳,那我便在日光普照下重回过去,回顾那个正在发生变化的影子。
刚入学时,我是个矮豆丁儿,腿短身小,瘦得像条麻杆。捧着一叠厚厚的书坐在教室时,我的心也如灌了铅似的,四周同学叽叽喳喳,而我却一个也不认识,可以说,畏缩的我,只能胆小地垂着头,孤独地缩在一旁。
那时的我,不仅在体型上还未成长,心智也未发育,一天到晚过得浑浑噩噩,一颗大脑空空如也,只想着一个词“玩儿”。因为太专注于玩,也没读过启蒙教材,要想学好,对我来说难如登天。
直到三年级时,有一天,老师鬼使神差地拿起我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时,我才发现,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从此,我便开始在课堂上崭露头角。我有一颗聪明的大脑,数学老师让我代作表参加奥数比赛。我有不凡的文采,我被同学们戏称为“才子”。
可以说,我奇迹般的蜕变是离不开阅读的。我对阅读的兴趣一直我看作宝贝似的保留至今,读名人传使我接近成功,读科普百科使我拓宽知识面,读世界名著使我思考。
我,不再是以前那个无知胆小的自己,我变成了阳光开朗的男孩,变成了知识渊博的男孩,变成了善于思考的男孩。
我,牵着斑驳的影子,在那群山之巅,红日之下完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