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响起了,同学们像从笼子里放飞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挤出教室,向操场飞奔了过去,参加自已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
瞧!操场那边正在进行着热火朝天的羽毛球比赛。
看,A同学一手拿着球拍,一手拿着羽毛球,只见他把羽毛球往上一抛,球拍使劲地往前一挥,羽毛球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这时的羽毛球则偏偏就是不如B同学的愿,B同学往左,羽毛球往右,B同学又往前,羽毛球却往后……B同学生气极了,像一头愤怒的狮子一样,把球往上一扔,身体三百六十度旋转,在地上转了一圈,往上用力一跳,狠狠地把球一拍:“唉!怎么没打到!”
A同学见了,捂着肚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张着嘴大笑起来:“哈哈哈!”B同学更生气了,迅速发了一个飞球,球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向A同学那边。只见A同学轻轻一拍,得意地抬起头,咦?怎么没打到?A同学的脸有些发红。“太棒了!没打中!”B同学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这时,“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等着下一次的下课铃声……
最近,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上了网络热搜。因为他虽然蓬头垢面,衣着破烂,以捡破烂为生,但却常常品读经典书籍,如《尚书》和《论语》等。他还经常发表一些深刻言论,这一幕被网民拍下,传到网络,掀起一股巨浪。他叫沈巍,流浪了二十六年,原来是一个公务员。
当老师给我们讲完他的经历以后,老师提出:现在网络上有了争议,有的人的人认为沈巍是一个大师,并称他为“流浪大师”;有的人则认为沈巍不是真正的大师,你们觉得沈巍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大师呢?
教室里陷入了一片安静,几分钟后,大家就纷纷举手,开始对此事发表了看法。
我是第一个站起来的,我说,“我认为他是一个大师,因为他作为一个流浪汉,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却依然在认真的读书和思考,还能发表一些精彩的观点,所以他是大师!”
接着,唐若兮她也举起了手,她说,“我认为,他是大师,因为它和一般的流浪汉不一样,其他的流浪汉得到了钱根本不会用来买书。而且,我看到他火了以后也不像那些网红一样等着记者来采访,在面对记者不停地访问时,他还表示希望别人不要打扰他,这说明他是一个不仅博学而且淡泊名利的人,他当得起大师的称号。”
田慧琳也站了起来,她对唐若兮的观点表示赞同。
不过接下来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龙传文说:“不,不,不是的”,他一边挥手一边摇头,“我认为他不是大师,因为他既然满腹经纶,那为什么这么多年却没有继续做公务员报效国家呢?”
听了大家的观点,我反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无论沈巍是不是真正的大师,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推动这件事发酵的其实是无数的网民。对于我们来说,看待问题也应该全面,不要轻易被网络上的片面信息给蒙蔽了,那都只是冰山一角。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要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