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是班长,她非常勤奋,写字,画画,吹口琴……样样精通,只是一双手跟着她受累。
一天晚上,小花早早睡觉了,右手对着左手骄傲地嚷嚷:“主人做任何事都需要我,你整天无所事事,有什么用?”左手回答:“你别得意,有一天我会让你刮目相看。”右手听了,没再说什么。
过了一天又一天,右手自以为是地说:“左手兄弟,你让我怎么对你刮目相看呢?你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左手难过了,想着:反正我什么用也没有,干脆罢工算了!
第二天,小花发现自己的左手动不了。小花用右手穿衣服、穿鞋,十分不方便;用右手写字、画画、吹琴……她写得字难看又歪,画画线条不流畅,吹口琴吹得不成曲。老师见了,狠狠地批评了小花,小花伤心地哭了。
右手听见了,十分难过,左手看见了,十分自责。从那以后,右手不再自以为是,左手不再罢工了,它们努力为小花效劳,小花走被老师表扬了!
今年十月,我经历一次让我难忘的旅行。那一次,我去了南京博物院,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进入博物院之前,妈妈先去给我租了一个讲解器——一个耳机和一个像遥控器一样的东西。我戴上耳机,仔细观察了一下“遥控器”,上面除了数字按钮,还“暂停”“继续”“回放”,正研究着,我们就走到博物馆里面了,耳机里传来一段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博物馆里又分为很多个馆,有历史馆,数字馆,民国馆还有没有开放的艺术馆。
我们先来到历史馆,里面有人类很久很久以前用来捕杀猎物和农耕时用的工具,也有在生活中用到的各种各样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具的材料从石器的到陶器的再到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从一开始的粗糙,让人看不出是个什么,然后到越来越精细,最终成为让人感叹的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其中我觉得最神奇的是一盏灯,它是东汉时期的错银铜牛灯。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成,他的样子是一头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的肚子是中空的,里面装水。牛背上是一个圆柱形的灯,灯的上方有个烟管弯曲着通到牛头顶上。这样,灯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就通到了牛肚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古代的人就有如此厉害的环保意识了啊,真了不起!
漫长的“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来到了数字馆。看了这名字,我以为里面展示的是数字,其实,里面有各种各样电子产品,跟我以为的数字毫无关系。里面有三个好玩的东西,一个是可以用手臂控制屏幕里的人躲开火球的机器;一个是照出绿色光的机器,这道光正好照在一面能动的镜子上,拨动镜子,就可以把光线折射到馆里的各个角落;另外一个是非常大的屏幕,可以让大家在上面做“找不同”的游戏。
最后,我们到了民国馆。整个馆是一个民国时期的街道的模样。有那时候的电影院,茶馆,还有很多那时候的美食。这个馆是妈妈喜欢的,拉着我拍来拍去拍了好些照片。然后我们买了些妈妈小时候吃过的零食,就出来了。
从博物馆离开的时候,我们看到一队队的学生在集合。妈妈说,南京的学生真累啊。我想,如果让我每个星期都能去参观这样的博物馆,我睡觉的时候都要笑出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