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植树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有纪念意义。
3月12日那天,表哥来到我家,我看表哥手里抱着几棵小树苗,就有些纳闷,表哥说:“今天是植树节,咱们来比谁种的快,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表哥。
于是,我们来到院子里的一片空地上。表哥说:“第一轮,比谁先把这些小树苗栽完。”说完我俩就开始了比赛,我马不停蹄地用铁铲子挖了一个坑,挖好后我已累得满头大汗。我看表哥还没有把坑挖好,就休息了一会。谁知表哥竟然在骗我,原来他一下挖了两个泥坑,我也不甘示弱,继续挖坑,我快速地挖呀挖,不一会儿就又挖好了。这时,我看到表哥的铁铲子不小心给弄坏了,他在用手栽小树苗。哈哈!我用铲子比表哥埋得快,所以这一轮我赢了。
第二轮:给小树苗浇水。我高兴地一边唱着歌儿一边给小树苗浇水,忘记了还在比赛,回过头一看,表哥早就给小树苗浇好了。唉,看来不能骄傲呀!我只好自认倒霉!
接下来,就是比第三轮了。等十天后,比小树苗的高度。我觉得这十天过得比十个世纪还长,每天盼着小树苗快快长高。终于等到了第十天,我用尺子量了一下,我栽的小树比表哥栽的要高一些。我高兴极了!心想长得高也是因为我天天给小树苗浇水的缘故!回到家,妈妈知道后给我竖了一个大拇指,还给我俩做了一顿大餐。
这次植树节给我带来了快乐!更令我难忘!
从2018一直火到2019的《流浪地球》票房过亿,好评如潮。这部电影是我国目前来说最成功的一部科幻片,同时也向外国证明中国也能拍好科幻片。
看科幻片从不流泪的我,看这部电影后半部分时,几乎是湿着眼眶看完的。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面大家共同拯救地球的情景。
当时广播中播送着联合国放弃地球的决定——“大家都回家吧,剩下的几天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语句虽然温暖,但语气却理智的让人害怕。其余的人听到后,放弃了。但刘启,韩朵朵等青年不放弃,他们仍竭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的成功。刘启提出引爆木星,从而拯救地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空间站电脑的坚决反对。它认为这一计划的成功率为零。刘启的父亲刘培强知道了这个计划,并且不顾空间站的反对,用酒精把空间站的资料全烧了。刘启他们号召其他救援队一起去拯救地球。最终大家都振作起来了,一起推动发动器。终于火喷出来了,但离木星还是有一段距离。就在大家认为真的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刘启的父亲壮烈牺牲,补上了这段伟大的距离。终于,地球终于获救了。刘启等人为地球流浪又争取了时间。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到最后他们没有放弃地球,而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这中间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落叶归根,让这部科幻大片更富有情感。这部电影也没有像有些好莱坞大片那样,因为无法生存,而放弃了地球,去往另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始终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虽不及电影中那般伟大,拯救了地球,但也不得不让人感叹。比如说《大江大河》的导演孔笙,他不追求名利,只是一心想要拍好电视剧,他一直坚守着踏实和认真。还有真正的钢琴大师朱晓玫,她60多岁了,从来没有华丽的演出服,为了练琴历经艰辛,甚至还给人做家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巴黎演奏会场场爆满,她演奏的巴赫堪称天籁!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饱含了希望,只要有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实现,哪怕再苦再累。正如电影开头所说“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