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隐隐约约地在空中飘荡,渐渐地,声音走进了我的心,包裹了它,洗净了它。
有了你的陪伴,我不再浮躁。
去年暑假,我来到星海音乐学院参加钢琴考级,迎接我的又是一段婉转的音乐,忽大忽小,忽强忽弱,宛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游荡在整个学校,让学校活力满溢。
这一阵旋律,把我的思绪带到了练琴时。刚拿到谱子时,我吓了一跳,密密麻麻的音符铺在上面,是那么的碍眼。我抬起一根手指,轻轻的落了下去,第一个音符响起来了。紧接着我抬起另一根手指,用渐强的力度弹了下去,有了些情绪。慢慢地,多重的和声加了进来,流淌出了音符变得和谐。流畅的旋律在空中回旋,浓郁的情感在旋律中弥漫,听着自己练习的曲子,不禁有了一丝成就感。
单音演奏时,旋律清脆悦耳;两条旋律同时演奏时,曲子间相映成趣;多重和声的呈现,让情感浓郁的曲子又裹了一层浪漫的外衣。延音让踏的出现,让曲子更加多情。点缀跳音的加入,让曲子增了些生机。每当我静下心来。都会这样来评价肖邦的夜曲。
“请某某考生做好准备,接下来请演奏某某曲子。”考官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怀着那份对钢琴的热爱走进考场。开始演奏了,我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仿佛与世隔绝,体会到了世界少有的清静与深邃,我在那里演奏着我最爱的钢琴曲,倾听着最美的琴声,和跟我一样追梦的人在一起。在那个世界里,只有琴声、梦想和希望。
考完级了,傍晚,我来到花园的池塘边,静静的坐下。夜好静谧,月光薄薄的,却也能照亮一片天地,池塘里的青蛙偶尔练了练嗓子,打破了这宁静。琴声,谢谢你的陪伴让我能静下心来感受世间的清静,远离浮躁。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对秋天有着特殊的情怀。在我国文坛中,多名文学作家都曾写下文章表达对秋色的喜爱,正如林语堂先生《秋天的况味》中所叙,“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曾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不错的,秋的一切都是那么令我着迷。
俗话说的好,一叶知秋。每逢秋天,窗前的梧桐树总会准确无误的告诉我:“秋来了。”原本油亮发绿的叶子开始逐渐泛黄,先是由各条叶脉开始,逐渐向外扩散,这些叶子挂在树上,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从远处看,好像是一块部分被水打湿的绿画布,深浅不一。我滑着轮滑穿梭于小区各条道路间,明显的发现人们的着装变了,健壮的青年青年都已经穿上了长衫,一些怕冷的老人则在长衫外又加了一层外套。
小区里小草相继由翠绿变为墨绿,在秋风中依然挺立。一些夏季盛开的鲜花,已经凋零,取而代之的是树上各样的果子---光秃秃的柿子树上高高的悬着几个澄黄的柿子,山楂树上的山楂一嘟噜一嘟噜的,像红水晶一般,海棠树也结满了果子。这一切都是大自然馈赠啊!“吧唧吧唧”我低头一看,原来是我家小狗在吃落到地上的海棠,他也在品尝着大自然的美食呢!
一到秋天,原本小区里经常出现的小刺猬消失不见了,也许他们正在为冬眠做准备。你们见过玉兰花的种子吗?玉兰花的种子在未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一串,就好似绿葡萄一般,成熟后是红红的一串,不断有种子从荚中爆出,这些掉出来的种子,好似红豆一般,但是不及红豆的硬度。我轻轻拾起一粒红豆,捧在手心,发现每一颗种子的头上都有一根绵软的线,我想它应该是用这条线给种子传输营养的吧。
秋天一到,各大景区也慢慢开始出现了变化,香山开始慢慢变装了,由最初那翠绿中的一抹红和金黄到漫山遍野的红色,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秋天的北京植物园也颇有一番诗意,菊花纷纷开放,黄色的淡雅,白色的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在秋风中开得烂漫。
这便是秋了,我最爱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