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你真秀作文6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48

我的身边,有许多非常“秀”的同学。但最令我惊叹的,是我们班的大学神——谭正正。

在初一刚开学时,谁也没有把这个其貌不扬的男生当回事。临近其中考试时,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几个行事张扬的学霸上,看他们能否分出个伯仲。考完式,成绩一发下来,大家都惊讶地发现,年级第一竟然是这个存在感几乎为零的男生!自此以后,大家看向他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敬佩,同时也暗暗生出了几缕嫉妒。而谭正正依旧悠闲自在,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经过一整个学期的接触,大家也互相熟识了起来,而谭正正也交到了几个好朋友。他们都是成绩数一数二的人。每次看到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谈天,我总是感叹一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快到期末考试了,大家纷纷开始暗暗地使劲,尤其是那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恨不得吃午饭时都要背课文,一秒都不浪费。再看谭正下,他依然清闲自在。每天吃完午饭后,还要打几十分钟篮球才回班自习。我们见他们这个状态,暗暗欣喜。以他这个状态,肯定再考不出来年级第一了。

紧张的期末考试过去了,到了公布成绩的时候。全班屏息凝神,紧盯着第一名的位置。黑板拉开,上面赫然写着谭正正的名字。顿时,全班像泄了气的皮球,发出一声惨呼。五十二道目光直直地向谭正正射过去。再看他,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悠闲,就像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一般,没有一丝情绪波动。谭正正这种状态又让我们满心失落:对学神来说,这种考试都算小菜一碟吧。

谭正正优秀的学习成绩就是他特别“秀”的地方。但我认为,面对成功不骄傲,面对失败不气馁,这才是他真正最“秀”的地方。这两项特点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很“秀”的谭正正同学。我以后要向他学习学习,让自己也“秀”起来。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风筝,古时南方称“鹞”(yào),北方称“鸢”(yuān),利用空气动力飞行,在我国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的木鸟是风筝最早的起源,“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鲁班又用竹子对风筝的材质进行了改进;东汉时造纸业发达起来,民间开始用纸裱糊风筝,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风筝。据说南北朝时,风筝还曾被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风筝跨越时空2000多年,将七彩的文化延传至今。

“江南江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桃花开、樱花放,柳絮飞舞,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来到,每每走过公园,广场,或是一片开阔的空地,都会看到许多手拉长线、仰头注目、随风奔跑着放风筝的人们。我总是禁不住驻足仰望天空,透过暖暖的阳光,欣赏形态各异、自由自在、上下翻飞的五彩风筝。她们绚烂的外衣和优美的姿态与朵朵白云遥相呼应,把湛蓝的天空打扮得分外生动靓丽。小小的风筝迎风起舞,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命力。感慨古人的伟大探索和不懈的实践,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绚烂多彩的风筝文化。我的心也不禁飘然起来,好想放飞一只自己的风筝啊!

让我无比兴奋的是,在这花开草长的美丽季节,师达风筝节就要开始了,活动主题是“感受传统,放飞梦想”。亲手绘制风筝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放飞风筝勇敢立志远大梦想,对于我们初一的学生来说,真是太让人期待了,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活动中。

通过对风筝文化的学习,我了解到风筝按照形状主要有六大种类,即串式、桶形、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硬翅风筝,顾名思义,它的翅膀是固定的。用上下两根横竹条做成翅膀形状,两侧边缘高,中间凹,形成通风道,翅的两端朝后倾。北京的沙燕儿风筝就是此类风筝的典型代表,它只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翅膀由上下两根竹条弯曲形成独特的“膀兜”,使沙燕儿在风小时也能起飞,风大时更稳。我选择做一个外形像一个“大”字的“沙燕儿”,燕子头,蝙蝠,牡丹,寿桃,再装饰一个小花边……我沉浸在绘制的每一个细节和过程中,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风筝节的展演中,我们初一(1)班展示了两个风筝的放飞,1号为自主绘制风筝——班徽,2号是自由式选购风筝---——一只超级大的颜色艳丽的巨形章鱼。

一号风筝身绘班徽,在风筝手李丹阳同学的操控下扶摇直上云天。风筝的主体是一颗大马头,头带王冠,嘴微微张开作嘶吼状,身后背着四扇大翅膀,整体形成一个“永”字。旁边两个印章“不言败”、“不放弃”。它象征了我们51名一班学子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空中“永”字马头格外显眼,骏马插翅腾空而起,迎风飞舞,太帅气啦!全班同学为之欢呼呐喊,“再高点儿,再高点儿……”。风筝仿佛听到了我们的呼喊,果然乘风而上,越飞越高……

看着风筝在蓝天下如初生的骏马,穿梭在朵朵白云间,活力,自由,奔放……就像跃跃欲试、蓄力待发的我们。愿我们能像风筝、如骏马一般,在师达启航,奔向未知的美好前方。